【辞职决心】该放手还是继续留? 小心误堕沉没成本谬误陷阱…

撰文: 曾凯茵
出版:更新:

很多打工仔常把“辞职”二字挂在口边,但怎么他们却迟迟未肯行动?原来这与“不甘心”的心态有关!
付出很多却得不到预期回报,有人会觉得中途离场实在浪费,因而犹豫不决,这种状况在心理学里称为“沉没成本本谬误”,而近日有研究更指,不仅是自己,原来别人付出却不获回报,一样可导致我们作出错误决定。

当人困在沉没成本谬误之中,会因为投入了太多时间、金钱、精力于一件事上,所以不舍得付出的心机,不甘心就此认输,导致不能及时止损离去。(视觉中国)

当人困在沉没成本谬误之中,就会太顽固,无法客观地评估状况,从错误的决定中抽身离去。因为我们投入了太多时间、金钱、精力于一件事上,所以不舍得付出的心机,不甘心就此认输,导致不能及时止损离去。

什么是沉没成本谬误?

沉没成本谬误(Sunk Cost Fallacy),概念其实不复杂,甚至在生活日常都会遇上,例如以下的处境题:

假设公司免费向同事送上价值上千的黄子华栋笃笑门票,座位前排正中,视野绝佳,但开show当天竟然横风横雨,表演却照开,如要捧子华神场,就要冒着狂风大雨、路上积水、恶劣交通才能到达会场,这时候你会不会出门口呢?
一面是自己出钱买的子华神表演门票,一边是红雨台风交通恶劣,To go or not to go, is question。(资料图片)

又再作假设:门票不是公司派,而是你自己花费买的,而且还不能退票的话,你又会不会在风雨交加的状况下捧场呢?

虽然子华神最后一次举办栋笃笑,不过在第一个假设(门票是公司送的),总有人觉不到场也不算是损失吧,反正自己也没有花费金钱与时间扑飞。但若是第二种状况的话,相信不少人都会不舍得把扑飞的时间与金钱浪费,所以宁可冒着狂风大雨也会选择到场。

这种情况被经济学家称为沉没成本谬误(Sunk Cost Fallacy),即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时,人们不仅会考虑事件带来的好处,也会沉溺在过去已付出而不能回收的成本,从而做出不理性的选择。

人们不仅会考虑事件带来的好处,也会沉溺在过去已付出而不能回收的成本,从而做出不理性的选择,便是沉没成本谬误。(视觉中国)

上述情况中,不管你去不去看子华神,门票已经买了,理性的决策应该是只考虑将要发生的成本(恶劣天气加上恶劣交通)与收益(见到子华神的满足感),而不是抱着“都付了钱买票,那便去吧”的心态,因为花钱买票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到后面的决策。

讨厌份工,点解唔quit?

将这个“沉没成本谬误”的概念套在辞职上,便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打工仔明明很讨厌现时的工作,口中天天说要转工,却就是迟迟未有行动的原因。他们的犹豫,其实就是源于不舍得,也不甘心已付出的时间、心机、精力成一埸空。

除了自己投入的心机及时间外,他人付出的沉没成本也会影响我们是否辞职的选择。(视觉中国)

他人的沉没成本也影响个人选择

另一方面,如果付出沉没成本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我们会不会作出理性决定呢?近日便有研究显示令人吃惊的答案:原来我们会把别人的沉没成本纳入考虑中。

研究报告的作者、来自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Dr Christopher Y. Olivola作出一系列实验,观察到人们会对他人的损失、后悔感同身受,进而在别人的坏决定上继续前进。他曾在一项实验中发现,当别人有投入大量时间或金钱去做一件事时,实验参与者都会因不忍放弃人家的付出(投入成本高),而倾向选择自己觉得不那么愉快的选项;相反,如果他人只投入少量、甚至零时间及金钱时,参与者都倾向选择自己觉得愉快的选项。

为什么我们明明已觉得很饱,却见到同事分享他们付出很多心机才造出的蛋糕时,还是会硬着头皮地吃下去?为甚么明明已下定决心辞职,但老板为了挽留与公司极力争取加了N%人工和福行,又在大老细面前多番推荐你,你会硬着头皮留下来?或许,就是因为见到别人付出这么多,你也不想浪费别人的心机,所就选择了一个你本意是不太支持的决定了。

其实,“放手”与“浪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明知前路不适合自己,却因过往付出很多而不愿离开,甚至还投放更多时间与心机在现时的工作上,不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继续把青春投资再错误的地方吗?过往的怎也追不回喇,要是阁下受着沉没成本谬误困扰,建议还是用四个字提醒自己:止蚀离场。

(资料来源:The Manager、Ladders)

《香港01》App,教你做个醒目打工仔!
立即下载:
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