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退休】7成受访者 退休后选择重投职场 一为揾钱二为…
当了长和系主席46年,李嘉诚今天公布自己将于90岁高龄退休。被誉为“超人”的李嘉诚孜孜不倦,比普遍打工仔工作多30年,其实年长人士持续工作,对个人、社会有什么影响?香港有否需要重新审视现时的退休年龄制度?
提起白手起家,很多香港人会马上想起李嘉诚。从推销玩具、生产胶花,到成为上市公司及跨国集团的主席,他成为香港人心目中励志的代表。一般打工仔到了60至65岁都会选择退休,以弄孙为乐时,李嘉诚却未有担心自己追不上时代步伐,反而继续工作至90岁。不少人在退休后向往节奏较慢的生活模式,但亦有人希望可以在自己仍有工作能力的时间好好贡献社会,银发族的新力军便开始出现。
有工会在上年进行调查,发现近5成受访者认为法定退休年龄应定在65岁,政府亦同时在研究让公务员延长退休年龄。退休长者协会有限公司主席朱静华博士认为“好难一刀切”定下指标,“退不退休,几时退休,是个人问题,视乎一方的经济状况、身体状况。”她指劳雇双方最理想能弹性处理,“可能是个别行业定下可供参考的退休年龄,然后再视乎实际情况作调整。”
根据政府资料显示,香港劳动人口预计会持续下跌,由2021年368万的高峰,于10年后回落至351万。对于同一工会调查指有7成受访者表示退休后会继续工作,主要原因是增加寄托。
朱静华指,保持工作可以令年长人士在个人心理有正面的影响,持续工作可以令他们的社交的生活,自然不会跟社会脱节,“走在街上,有人嫌他(年长人士)步伐太慢,有些冲撞,他未必明白原来现时的社会节奏是这么快,容易不明白其他人的想法,很容易变得愤世嫉俗。”另外,工作亦会提升他们的自我肯定,朱静华指曾有不少人退休后,因自我价值变低而认为自己在家的位置变低。“起码你有工作,甚至只做义工,已经不是其他人的负担。”当然,工作有收入会令他们财政安心一点,“大家也不知自己寿命有多长,当‘使一蚊就冇一蚊’,无(经济)能力支持自己,自然有一定焦虑。”
近年有不少企业为银发族找工作,朱静华表示年长人士有一定的实战经验、处事较后生一辈成熟、圆滑,是一些资源。企业只要有一定的配套,如工作环境上多留意安全问题、安排适量的工作,不能通宵、考虑引入兼职制度等都可以方便年长人士继续工作。但她认为政府不应执意立法,反应加强教育培训,让雇主认识人力资源管理,才可好好运用年长雇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