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天、绵雨令皮肤容易敏感?中医教你4招抗湿保养 摆脱湿重疲倦
【回南天/皮肤敏感/潮湿】 踏入雨季,天气潮湿、绵雨连连,天文台更指本周天气持续放阴,更会有间歇性下雨。雨水纷纷,当然令人烦躁不已,更重要的是长期高湿度,令人有挥之不去的闷焗感觉,湿气弥漫更很易出现疲态、“头重重”等问题。
梅雨天湿热闷焗,除了影响精神、心情,皮肤亦容易敏感不适,湿疹问题亦容易复发。想对抗湿气,《01女生》特意邀请注册中医师郑芸菁分享抗敏抗湿的调理秘诀。
4方法解决天气湿热导致的问题:皮肤痕痒、红肿、敏感
郑医师分享道天气湿热,外内湿邪繁生:外在湿邪因天气潮湿,内生湿邪因脾失健运。当脾脏健运不良,体内元气不足,导致脾虚且湿、内外两邪夹杂发作,就会刺激皮肤。
当皮肤受到湿邪刺激,就会出现皮肤痕痒、红肿、敏感等情况。想解决皮肤问题,大家可以利用4种方法去急救、治疗!
1. 湿敷
利用纱布浸泡生理盐水,再湿敷在皮肤痕痒处。
2. 冷敷
利用冷毛巾或手帕包裹冰块,以作局部镇静皮肤,能够消退红肿、减轻痕痒
3. 润肤
涂抹不含药用及化学成份的润肤乳,以作滋润肌肤
4. 中药治疗
以山药针对治疗脾胃,偏向湿重可多用苍术、茯苓,体质出现湿夹热的情况,则多用土茯苓、萆薢。具体情况要视乎个别体质及皮肤皮疹状态,建议咨询注册中医师。
祛湿食谱、汤水原来不是人人合适?
不少人感觉自己“头重重”、身体无力时,都会认为自己需要祛湿,但郑医师指出天气潮湿属于外湿,如果没有被外在环境影响,而导致湿气积聚的话,其实不需要袪湿,更加不要胡乱饮用祛湿茶!而常见内湿的症状有舌苔厚白、身重、易感疲倦等。
想对抗湿气,单纯祛湿只治标不治本,祛湿同时亦要健脾,提升脾胃功能,体内水液运行畅顺才不会积聚湿气;例如在家除了可以用抽湿机外,同时配合生活习惯与食疗。
2大安全祛湿汤水
祛湿汤水:1. 健脾化湿土茯苓赤小豆猪骨汤
材料:新鲜土茯苓70克、赤小豆30克、扁豆30克、生熟薏米30克、红萝卜1条、猪骨500克
祛湿汤水:2. 祛湿利水老黄瓜薏仁汤
材料:老黄瓜1个、生熟薏米30克、泽泻10克、陈皮1片、瘦肉半斤
应该如何祛湿健脾保养?
提到健脾,郑医师提醒会有三大因素影响脾胃功能,包括饮食、休息以及情绪。
饮食方面,应该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过多煎炸、油腻、生冷以及过甜的食物;以免阻碍脾胃功能,令水湿停留形成内湿。配合足够休息、适量运动,能够令心情轻松、畅快;同时补充气血,有助排解湿聚身重的感觉。
资料提供:郑芸菁 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