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2024|春天湿气重易犯困、头重重?中医教你4招祛湿调理保养
【春分2024/二十四节气】踏入3月,绵雨、湿气不停,代表著春天的气息到来!除了春天,而二十四节气亦步入第四个节气:春分,今年春分的日子介于惊蛰和清明之间,正是3月20日。春天湿气重,令疲倦感容易上升,想解决疲态,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春分时节天气逐渐回暖,平均气温大约20度,降雨量开始增多,天气容易潮湿,加上香港闷焗的天气。湿气弥漫,对我们亦带来不少影响,为此《01女生》特意邀请道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理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学士、既德善堂注册中医师 陈宇杰医师,分享养生、调理身体的秘诀。
春天容易出现“春困”的现象,经常令人有懒洋洋的感觉、身体容易困倦乏力,甚至有头身重坠、周身酸痛的现象;特别是体质偏向脾虚湿重的人士更加明显。
陈医师指湿重会影响人体的气机流动,若然平时缺乏运动、心肺功能较差的人,更容易出现气短(唔够气)、胸闷、呼吸困难等问题。除此之外,湿气重的第二个影响脾胃,常见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胃胀、胃口差、大便失调等,特别是平常嗜食生冷、油腻甜食以及湿困脾胃的人更要注意。
中医教你4招祛湿保养:理气化湿、健脾解困
如果想减少以上因湿重导致的各种问题,陈医师指春分养生需要注重理气化湿、健脾解困,日常生活中亦可以多加注意,从体质中改善,以食疗、生活习惯等作调养。
首先要减少进食生冷、油腻和甜食等容易“助湿”的食物。此外,黄帝内经有云“久卧伤气”,过量睡眠、缺乏运动会加重“春困”现象,保持作息定时会有利祛湿。大家亦可以多按压穴位“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之下,能够改善水肿、腹涨腹泻以及食欲不振等问题。
另外,春分为春季之半,阴阳转化之时,乍暖还寒,天气潮湿,毛孔容易开阖失调,导致湿气郁滞于皮肤而出现各种皮肤问题,例如敏感,湿疹,粉刺等等。轻量的运动,微微汗出有助促进气血运行、改善皮肤状态,达至“气行湿自化”,有助带走身体湿气,令人感觉精神。稍作注意的是,出汗后应避免直接吹冷气风扇,以免感染风寒。
若然居住环境潮湿,陈医师建议使用抽湿机,并保持空气流通,亦有利于减少湿气。
食物方面,可以选择如粉葛、赤小豆、扁豆、云苓、薏米等,有一定袪湿作用。陈医师亦分享2个健脾化湿、清肝明目的春分食疗,可以适时食用。
【薏米赤小豆粥】2人份量
材料:生熟薏米各5钱、赤小豆5钱、粳米1両、冰糖少量
做法:首先将所有药材洗净,稍为浸泡。再加入适量清水煮粥,煮约1小时至豆烂,最后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菊花杞子淮山汤】2人份量
材料:菊花3钱、杞子3钱、铁棍淮山1条、猪肉3両
做法:首先将淮山去皮洗净、切件,再将杞子、菊花洗净后要稍为浸泡。之后将猪肉汆水,切件备用。准备一煲清水,将猪肉煮滚,再放入淮山、杞子、猪肉,用小火煲2小时。接著,将菊花放入煲汤袋中包好,放入汤中煮5分钟,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资料来源:陈宇杰 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