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内地极严苛“高考工厂”纪实 学生俨如考试机器

撰文: 苏炜然
出版:更新:

“书中自有黄金屋”,《劝学诗》影响千万读书人。时至今日,教育仍然被很多人视为脱贫的不二法门。入读大学,然后找一份白领工作,是不少学生和家长的期望。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于6月7、8两日举行,往年记录显示,大学本科升学率达到40%;然而心仪的学校和学科收生有限,中国高考仍然是竞争激烈。在安徽省六安巿大别山深处的毛坦厂中学,过去几年的大学本科升学率达到80-90%,重读生平均提分近100分,吸引大量家长和学生慕名而来。不过,这间“亚洲最大高考工厂”背后是极严格管理,包括每日6:10am至10:50pm的超长课堂及测验、学生不准使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不准谈恋爱、宿舍里没有电源插座……于是这里被人叫做“地狱”、“集中营”,培养出来的学生则被戏称为“考试机器”。摄影:Jason Lee/路透社撰文:苏炜然

“书中自有黄金屋”,《劝学诗》影响千万读书人。时至今日,教育仍然被很多人视为脱贫的不二法门。入读大学,然后找一份白领工作,是不少学生和家长的期望。 6月3日,安徽省六安巿,毛坦厂中学外面一位母亲正在祈福。(Jason Lee/路透社)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于6月7、8两日举行,今年共有940万考生。而根据往年记录显示,大学本科升学率达到40%。6月2日,经过一日的课堂后,学生离开校园。(Jason Lee/路透社)
然而心仪的学校和学科收生有限,中国高考仍然是竞争激烈。6月2日,家长与学生在学校附近租住单位。墙上贴着一张毕业班的照片。(Jason Lee/路透社)
“想到母亲的养育之恩,一旦我松懈温习,就会感到紧张压力。”6月2日,学生Wang Xiaolong在学校附近租住的单位中,做功课直至零晨。(Jason Lee/路透社)
在安徽省六安巿大别山深处的毛坦厂中学,过去几年的大学本科升学率达到80-90%,重读生平均提分近100分,吸引大量家长和学生慕名而来。6月3日,餐厅老板Zhang Xunze(右)与妻子Xie Yingchun于三年前搬家到此,就是为了让儿子到毛坦厂中学上课。(Jason Lee/路透社)
不过,这间“亚洲最大高考工厂”背后是极严格管理,包括每日6:10am至10:50pm的超长课堂及测验、学生不准使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不准谈恋爱、宿舍里没有电源插座……6月5日,考生乘大巴出发到巿区应考,父母亲人夹道送行。(Jason Lee/路透社)
于是这里被人叫做“地狱”、“集中营”,培养出来的学生则被戏称为“考试机器”。6月3日,学生日施放孔明灯,祈求高考考试顺利。(Jason Lee/路透社)
6月3日,20岁的重读生Xiang Licheng在学校附近租住单位,正与同学倾谈。(Jason Lee/路透社)
6月3日,Xiang Licheng来自安徽省巢湖市,坐在床边让摄影师拍摄。(Jason Lee/路透社)
6月4日,学生在出发去考试前互相拥抱。(Jason Lee/路透社)
6月2日,家长和学生在学校附近租住的单位中,𩠌菜置于桌子上。(Jason Lee/路透社)
6月3日,下课后,学生在毛坦厂中学校外使用公众电话。(Jason Lee/路透社)
6月3日,75岁的Liu Zhicai站在租住的单位的大闸处,手上拿着苹果。他的孙在毛坦厂中学就读。(Jason Lee/路透社)
6月2日,在学校附近租住的单位中,一名学生在母亲陪伴下,以床代替书台做功课。(Jason Lee/路透社)
6月3日,毛坦厂中学在巿区为学生而设的宿舍。(Jason Lee/路透社)
6月3日,19岁的重读生Zhang Chenlink在出发应考之前与母亲合照。(Jason Lee/路透社)
6月3日,重读生Jiang Zhenghu穿过田野,回到与父母一同租住的家。(Jason Lee/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