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影像】传承港式招牌字 招牌师傅儿子替父亡友墨宝转电脑字

撰文: 罗君豪 陈芷慧
出版:更新:

那些年,招牌是店的子孙根,又是店的灵魂。老板找招牌佬,招牌佬找写字佬,务求写一副充满生气、威风凛凛的招牌;有些店不计成本,来来回回修改十数次,又会要求把手写毛笔字的沙笔,毫无修饰地呈现,做得完满才把招牌高挂起来。1990年代以前,有一位寂寂无名的写字佬在旺角道摆街档,名叫李汉。他认识一位好友做招牌佬,名叫李威,二人形影不离。李汉在1992年告老还乡,恐伯自己退休后,没有人替李威写字做招牌,于是一个人在祖屋中,翻开中华字典,执起毛笔,按部首顺序地写,一双八十余岁的老手,花一年半载写了五千多字。他又从广州出来香港,专程把两叠大字送到李威的店中,让他将来随手有字可用。然而,字写好的时候,却踏入电脑字的年代。李威儿子健明:“放埋一边冇用到!”相隔20年后,李威儿子决意把李伯伯手写字的原稿,转成电脑字体,为什么?摄影:罗君豪撰文:陈芷慧

1990年代以前,有一位寂寂无名的写字佬在旺角道摆街档,名叫李汉。他认识一位好友做招牌佬,名叫李威,二人形影不离。李汉在1992年告老还乡,恐伯自己退休后,没有人替李威写字做招牌,于是一个人在祖屋中,翻开中华字典,执起毛笔,按部首顺序地写,一双80余岁的老手,花一年半载写了5000多字。他又从广州出来香港,专程把两叠大字送到李威的店中,让他将来随手有字可用。图中的是李威(左)和他的儿子李健明(右),李健明现正协助把李汉手写字的原稿,转成电脑字体。(罗君豪摄)
李汉把两叠大字交托到李威手上,一直存放在柜里。相隔20余年,翻开李汉字卷,就像在某个地底又发现了一个兵马桶一样。纸变得霉黄,但墨迹半点不退,纸上厚厚的碎屑,不知是用来吸墨的木糠,还是尘。(罗君豪摄)
招牌佬与写字佬,关系就像经理人公司签艺人一样。有人会去巴结不同有名的写字佬,但李威用情专一,毕生就“签”了李汉一人。李威与李汉,同姓三分亲,第一宗生意,就建立起友谊。“冇得解,人夹人缘。”李威说。(罗君豪摄)
拨开厚厚的尘还需勇气,记者问健明,何以这时候才执意把李汉伯伯的字,转换成电脑字体?他说:“其实,用电脑字做招牌系好麻烦。”(罗君豪摄)
电脑字,只是省了找人写字的功夫,却先甜后苦。他以“灵”字作例,分为“雨”、三个“口”、“巫”字几个部份,他说:“电脑字体不像手写字半行草的方法,会有连笔,于是得每个部份逐一𠝹胶片,再拼合出来。”(罗君豪摄)
组字的时候,要确保三个口字,每一点一撇都对称无误,极花精神。那时候,李健明才想起手写字的好。他小时候就在父亲的招牌店帮忙𠝹招牌字,“以前𠝹字很容易,手写字连贯成一个整体,只要在字芯(空芯位置)凿一个小洞,就很容易去芯,三两下功夫就做好一个字。”(罗君豪摄)
看着他搬出李汉的字,几叠大文件夹,已占去他半个客厅。他说,把李汉的手稿剪剪贴贴,按部首分门别类,花上一年;再把二千页的大字扫描成电脑档,花了一个月;再整理,把档案每个字重新命名成为“甲.jpg”、“乙.jpg”等,又花了三个月;然后,李健明独力把每个字用软件勾出外框,让台湾网站编码公司做电脑字体,勾字花了三个月;现在大概做到这个步骤,估计之后校对的工作,要花上4至6个月,总共差不多两年的时间。(罗君豪摄)
要完成一个完整字体,大概需要七千多字,但李汉的原稿只有五千多字,李健明唯有把原有的字拆开再拼合。如“龟”字,便取詹、蝇、慧、卤四字拼合,“唔做唔得啊,龟苓膏店会用到。”李健明说。台湾造字编码公司有一个香港字体库,内有不少香港口语字和异体字,健明按其字体库建议,又把李汉的字拼合成香港字。(罗君豪摄)
1992年,李汉在档口贴上大字:“我退休了!”告老还乡。某天,却跑来李威的店,放下两叠大字,分隶书、稭书两类,共5000多字。华戈说此事难以置信。他忆起某位广州客人拿了李汉的字,没给钱就走了。李汉一怒之下,竟然跑上广州,拿回自己的字。然而,这便更能看出二人的兄弟情谊。李威:“他只轻轻带过‘呢袋字系畀你嘅,不过隶书唔系好齐。”李威忆述当天李汉的神情有点怪异,急急忙又走了,“连茶都冇同我饮就走。”李威说,或许,是怕互相道谢的老尴场面吧! 大约5年后某天,从行家中传来李汉在乡下离开的死讯。李威:“佢畀袋字我时,我不以为然,我们就只系放埋一边。”李威儿子建明说:“因为已踏入电脑字年代,已用不上手写字。”(罗君豪摄)
李威两父子在手稿中找到李汉生前写下《归去来辞》一首诗,李威与作者陶渊明一样,家中幼儿众多而家贫,淡薄名利,乐天知命,宁愿归隐家乡。(罗君豪摄)
李健明在新蒲岗到处寻找李汉字体。这间染厂字体出自李汉手笔,对比右边台湾字体,李汉字体显得粗犷神武。(罗君豪摄)
我们能够预计,即使是鼎鼎大名书法家的字迹,最终也随瓦片粉碎落下。李健明也笑言,李汉生不逢时,1960、70年代卖字只能揾两餐。原来等上20年,来到今天竟然会流行讲“本土”、“怀旧”的年代。即使李汉的字远远不及区建公,但相比那些电脑字体却有生气得多。因此,李健明决定把李汉的字体,命名为“李汉港楷”,还他一个迟来的名份。(罗君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