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话】保留特色活化景贤里 第六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

撰文: 苏炜然
出版:更新:

发展局于2008年开始推出“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昨日(3日)公布第六期活化计划,其中包括了大潭笃原水抽水站员工宿舍群、白楼、景贤里,以及芳园书室。几栋建筑都建于1900至1930年代,大潭笃原水抽水站员工宿舍群和景贤里是法定古迹,白楼和芳园书室则为三级历史建筑。发展局指出,上述项目可活化作不同用途,包括食肆、教育机构、商店及服务行业等。大潭笃原水抽水站员工宿舍群及景贤里均可新建构建物,惟构建物不可破坏原有建筑特色,亦不可遮盖古迹景观。摄影:张浩维图片编辑:苏炜然

景贤里建于1937年,位于湾仔司徒拔道45号,现时为法定古迹,总楼面面积约1,735平方米。(张浩维摄)
根据第六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景贤里活化后可考虑作食肆、教育机构、展览或会议厅、研究所等。(张浩维摄)
景贤里建筑群由主楼、副楼、车库、廊屋、凉亭、游泳池等组成。(张浩维摄)
景贤里建筑糅合了中式特色和西式风格。(张浩维摄)
景贤里的粉红砖厕所。(张浩维摄)
景贤里的厨房间空。(张浩维摄)
景贤里的中式传统飞簷。(张浩维摄)
大潭笃原水抽水站员工宿舍群位于香港大潭水塘道,总楼面面积约607平方米,用地面积约6,356平方米,现时为法定古迹。(张浩维摄)
宿舍群包括分别高级员工宿舍、员工宿舍及第二号员工宿舍。高级员工宿舍设火炉。(张浩维摄)
马湾芳园书室建于1920年代,现时为三级历史建筑。(张浩维摄)
大潭笃原水抽水站员工宿舍群的高级员工宿舍,具欧式建筑风格。(张浩维摄)
位于荃湾青山公路汀九段的“白楼”总楼面面积约460平方米,用地面积约1760平方米,于1930年代建成,现时为三级历史建筑。(张浩维摄)
“白楼”建筑物是根据新古典主义的殖民风格所建造。(张浩维摄)
大潭笃原水抽水站员工宿舍群的一扇窗口。(张浩维摄)
大潭笃原水抽水站员工宿舍群部分地方显得较为残旧。(张浩维摄)
从“白楼”可以眺望青马大桥和汀九桥的景色。(张浩维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