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辑】经历大旱水浸 默默守护太阳花田 信哥:自古成功在尝试

撰文: 徐尉晋
出版:更新:

6月,是太阳花盛开的季节。下周开始元朗新田梁日信(信哥)的花田又将开放,早前农场却经历大旱,再历水浸,不过幸好大部份太阳花仍然盛放。今年信哥新种了两种品种,分别是有绿色花心的“绿眼睛”、盆栽种“小夏”,他笑着说:“自古成功在尝试!”近来土地供应咨询将农田纳入选项之一,雨后纵使仍然下着雨,信哥却总是笑着,如满田的向日葵。摄影:郑子峰,撰文:黄妍萍,图片编辑:徐尉晋信芯园向日葵花田开放详情:日期:2018年6月20日至7月1日时间:上午9时至下午6时地点:新田小磡村信芯园交通:九巴76K、红色小巴17号、绿色小巴78,于“石湖围”站下车,会见到“小磡村”村牌,过桥后靠左,见红色屋后,沿河直入详情:https://www.facebook.com/SunTinShunGor/另外场内已开放买花:日期:即日起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6时

这个开放太阳花田的愿望,却差点不能实现——近年农场附近遭倒泥、建仓,农地变成低洼,水道亦遭更改,去水能力变弱,上周大雨下其中一片花田遭长时间淹浸,现时一片枯黄。(郑子峰摄)
最近土地供应小组正在举行咨询,农地被列为其中一个选项。信哥有点不忿地说曾有人指农业是一潭死水,面对着花海,他坚定地说:“我们不单止不是一潭死水,还可以持续发展。”(郑子峰摄)
种植要看天气,又怕大雨把种子打坏,又怕遇上台风,信哥说这是做农夫必然要面对的事。只是水利、货仓等是人为问题,似非农夫原应承受。(郑子峰摄)
此外信哥指1980年代已向政府申请改善水利,一直未获答允,这对去水能力亦有影响。不过现时农场其他部份的花未受太大影响,仍有花海可供欣赏。(郑子峰摄)
“你看看是不是好像很大只的眼睛?”信哥笑容满脸地说,仿佛看见儿女亭亭玉立般高兴。“这些(品种)是‘香吉士’,我叫它‘大眼睛’,较适合香港的天气。”(郑子峰摄)
走着遇到游人,他不忘热切地介绍:“那边还有几棵‘绿眼睛’呢!特别高好像向你招手那些就是了,很高大好像模特儿、像新彊的靓女,轮廓都不同些的。”(郑子峰摄)
‘绿眼睛’原名“Lucia”,信哥笑说他都叫它外国人,因为这种太阳花的中心是绿色的,像外国人的碧眼。(郑子峰摄)
几个月前百合花田开放时,信哥说很期待向日葵盛开,因为百合脆弱经不起游人碰撞,太阳花却可容许游人亲近。(郑子峰摄)
“申请改善水利已33年了,长辈都死了很多,我也快要变做长辈——我都66岁了。”信哥说。(郑子峰摄)
他说办开放日也是为了教育,过往见到不少父母带着子女来到,认识土地。他笑着说:“好多爸爸妈妈会带小朋友来,有次听到一个爸爸说:‘不要乱拔,农夫叔叔种得很辛苦的。’”(郑子峰摄)
“全香港的市民开心就可以了,我们一旦不做,你看这些棕地就入侵,到时我们没了这片净土的了。”他指着农田旁边的货仓。(郑子峰摄)
信哥高兴地说往年种出来的太阳花,不少都获父母、学校买去送给毕业的小朋友,“由幼稚园到大学毕业都有。”有些学校更会买一大批,“很开心,全学校,毕业的同学仔、老师、洗厕所的阿姨都有。”花与农田的意义,似不止于教育。(郑子峰摄)
这片花海的生成,除了凭借农夫耕耘,也需依靠一片肥沃的土地和太阳的能量。今年新种的盆栽品种“小夏”,正是借助太阳的力量,“愈晒愈橙,即颜色愈晒愈浓。”(郑子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