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路上遇见恶犬,会因恐慌而立即转身逃跑,随即被狗从后追击。过去三年,本港狗只咬伤人的个案每年平均多达1,400宗至1,500宗。本港有不少政府部门、机构需作家访工作,香港邮政反映,前线邮差在派信期间,亦时常遇到狗只“阻挠”,职业安全健康局提供有关预防被狗只咬伤的课程。不过,当中的预防知识,普罗大众亦可学习“傍身”。摄影:梁鹏威,撰文:李慧妍,图片编辑:徐尉晋
有逾廿年犬只训练经验的职安局客席导师沈伟志(Lewis Sum)就指,狗只的不友善特征,包括全身竖起、咬牙切齿,很恶吠叫,或懦弱狗只会“呜呜”戒备。(梁鹏威摄) Lewis表示,流浪狗因时常被人赶走或掟东西,故市民在危机情况下,可扮蹲下拾起东西,“牠们知道有人要拿东西掟,或者会走。若知道当地多流浪狗,可以准备雨伞作阻挡、驱赶等。”他强调,虽然流浪狗甚少与人对峙,或纠缠徘徊,但市民亦不应向其作出挑衅。(梁鹏威摄) Lewis表示,挑衅性动作,会令狗只来视其为敌人,“如行山人士拿行山杖发出的声响,会令狗反应会很大,应该放在身边,不要吓到牠们。”(梁鹏威摄) 大部分人见到狗冲来时,四目相对相对更是害怕,Lewis表示,人的眼神自然会飘散,找逃避地方或找人帮忙,“眼神不能飘的太厉害,亦不能正视狗,否则会令牠不安,相反要监视牠的动作,态度上不能令牠知道人在惊。”(梁鹏威摄) Lewis说,高位不易令人受到狗袭击,如在马路上,可选择跳上车顶;山路上爬树避咬,或靠近门闸可阻扰狗只冲出来。(梁鹏威摄) 入行1年半的元朗派递局邮差邱晋朗,每日会踩单车来穿梭于各巷各户,试过被大狗追住车跑出马路,亦在横街窄巷的转角位,与狗只正面碰上。(梁鹏威摄) 入行两年的沙田中央派递局的邮差何俊杰,便回想起派信期间最惊险的一次,“有个伯伯带狗散步,但没有绑狗绳。我刚好在附近一户入完信,准备行到另一户,那只唐狗以为我要入侵牠屋企,即刻跑向我又不停大叫。”(梁鹏威摄) 非常慌张的阿杰只能下意识大喝一声,便紧张地一动也不敢动,与唐狗四目相对僵持不下,同时将邮袋放在肚前防御,“伯伯见到也疾步赶到,带走狗只。(梁鹏威摄) 阿朗说,“导师教我们,经过小巷转角位前,可先制造声响引狗只吠叫,以确定有否狗只埋伏,”(梁鹏威摄) 职安局客席导师沈伟志指,邮差外出工作时,可藉邮袋、雨伞、外套等作防御工具,挡在身前避免咬伤,而遇到狗攻击时,可找附近的“高位”作逃生,如车顶、树上等。(梁鹏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