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黎克8级大地震,造成近7万人死亡,37万人受伤、1.8万人失踪。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之一北川县,不少被夷为平地的楼房,10年后,瓦砾堆上已经重新长出杂草植被;一些没有倒塌的建筑物,如今就成为开放的遗址,让人悼念亡者;一间学校仍留下昔日的书桌和课本,一些幸存者趁清明节期间,回到旧地拜祭。北川为少数民族羌族的自治县,死亡及失踪人数多达近2万人,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无数羌族文化古迹被催毁。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被四川当局保留了下来,是世上原貌保护规模最大的地震遗址。不少游客到此旅游,此举造成不少争议,有人认为对死难死不尊重,亦有人说当地有其纪念、教育和科研用途。路透社摄影师Jason Lee,在2008年来到采访,10年后他再访北川,拍摄了当地的最新情况,及一组10年前后景物对比的照片。读者可以凭照片,观看川震遗址10年前后的变化。摄影:Jason Lee/路透社,撰文:徐尉晋
在这张组合图片中,四川北川老县城,上图显示一具尸体被摆放在倒塌的建筑物前方,图片于2008年5月15日,即四川大地震发生3天后拍摄;下图为10年之后的相同地方,图片摄影2018年4月6日。(Jason Lee/路透社) 在这张组合图片中,四川北川初级中学,被山坡滚下来的大石覆盖压毁。上图摄于2008年5月17日,即大地震发生后的5天;下图一名男子站在遗址观看,图片于2018年4月6日拍摄。(Jason Lee/路透社) 在这张组合图片中,四川北川老县城,不少建筑物被泥石流掩覆。上图为2008年5月16日拍摄;下图为2018年4月6日在相同地点拍摄。(Jason Lee/路透社) 在这张组合图片中,四川北川老县城,从唐家山堰塞湖流下的洪水流过城区。上图于2008年6月11日拍摄;下图于2018年4月6日在相同地方拍摄。(Jason Lee/路透社) 在这张组合图片中,四川北川老县城,上图显示救援人员正在瓦砾中搜索生环村民,图片摄于2008年5月15日。下图于2018年4月6日在相同地方拍摄,图中瓦砾已经清除,荒草丛生。(Jason Lee/路透社) 2018年4月6日,四川北川县的专业教育中心,地震10年后仍遗下大量损毁的书桌。(Jason Lee/路透社) 2018年4月6日,桌上的书本已经开始变黑发霉。(Jason Lee/路透社) 2018年4月6日,一名男孩走过专业教育中心,只见建筑上不少窗户遭到破坏,部分楼宇已经倒塌,空空如也。(Jason Lee/路透社) 2018年4月6日,一家学校前伫立一座石像。(Jason Lee/路透社) 2018年4月6日,四川北川初级中学,被大石埋下的篮球场。(Jason Lee/路透社) 2018年4月6日,北川初中旁边,在地震中失去双脚的27岁幸存者郑海洋(译音),在纪念碑前悼念其他死难者。(Jason Lee/路透社) 2018年4月6日,一家受到破坏的楼宇中,留下一张结婚照。(Jason Lee/路透社) 2018年4月6日,北川县山区的村落,王思明(左,译音)和他兄弟王思齐 (右,译音)在损毁的老家中看电视。两兄弟是地震幸存者刘贵珍(译音)的曾孙。(Jason Lee/路透社) 2018年4月6日,95岁的地震幸存者刘贵珍(译音)坐在她的老家之中。(Jason Lee/路透社) 2018年4月6日,一间损毁的少数民族村落家中,结满了蜘蛛网。(Jason Lee/路透社) 2018年4月5日,汶川,一位来自少数民族羌族的男子,在清明节返回扫墓。他的亲人在地震人亡故。(Jason Lee/路透社) 2018年4月5日,汶川,幸存村民马清安(译音),离开10年前在大地震中严重损毁的少数民族村落。(Jason Lee/路透社) 2018年4月5日,一张印有已故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及天安门广场的卡纸,散落在一间10年前遭到严重居民之中。(Jason Lee/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