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理想国.图辑】变身农业园之前 居于古洞南蕉径的住户

撰文: 梁鹏威 赵晓彤
出版:更新:

本年七月,政府公布《新农业政策》的“农业园”选址古洞南蕉径,将以《收回土地条例》收回75至80公顷农地,划分为传统耕种、有机耕种、花卉种植、现代化高科技耕种四个区域。一切尚未动工,我们走访蕉径,拜访这里的住户……摄影:梁鹏威,撰文:赵晓彤,图片编辑:徐尉晋

最先遇见一只拦路黑猫,住在椰树丛外一间废弃鸡舍,正午见我们路过,立时跳出来,躺得笔直的拦着前路,见我们站着没有反应,便走到我们的脚间穿梭。大概是饿着吧。我们便到街口士多讨了点面包,在路上拾个铁罐,回到鸡舍给牠放水添粮。回程时再到鸡舍看看,牠吃了点面包,在鸡舍躺得舒服,不打算迎接我们。(梁鹏威摄)
许多废弃的寮屋,被攀缘植物吞没,牵牛花又在废墟中盛开。(梁鹏威摄)
还有一间金字瓦顶的废弃幼稚园,许多村民从前在这里上学。数十年过去,里面没有桌椅也没有读书声了,全是铺了厚厚灰尘的杂物,当年的学生小媚和小茵重临旧地,仍旧雀跃,她们记得正面转右那间课室,小时候觉得很宽敞,现在一看,怎么这么细小。(梁鹏威摄)
漫天遍地的树丛、草丛里,偶尔迎来一个安静的人,通常上了年纪。(梁鹏威摄)
沿蕉径路一直走到尽头是龙潭古庙,庙外树下放了好些神像。庙内贴着泛黄的剪报:“位于上水历经已有数百年历史之龙潭观音古庙,因年久失收,附近村民将发起募款重建……”(梁鹏威摄)
沿路折返再到老围一带,渐渐看见一些初生的菜苗。叶子林说,现在蕉径农地不足三成常耕。据观察,常耕农地集中在老围一带。(梁鹏威摄)
蕉径四围是猫,也四围是狗。沿路走着,村狗不时冲来呼天抢地的吠叫,而猫总是冷静地伏在田里或是路边。(梁鹏威摄)
一块常耕农地,农夫在田边绑了红绳,说是为了赶鸟,鸟怕红色。(梁鹏威摄)
一户有机农场,以黄色捕蝇纸代替虫水除虫。(梁鹏威摄)
水很清澈,偶尔看见鱼群和虾群,经常看见一大堆福寿螺,以及长得像咀嚼后吐掉的口香糖的粉红色福寿螺卵。(梁鹏威摄)
趁傍晚天凉,农夫文哥用火枪烧田除草。这天是9月22日,他清晨起来工作,正午到村口士多喝杯奶茶、吃件三文治,三时许回到田里,继续除草、施肥、撒马屎苋的种子。他住在农田旁边。(梁鹏威摄)
再访文哥,是10月10日,马屎苋长大了,文哥割菜、捆好,给我们一人一束带回家炒来吃。(梁鹏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