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21年图辑】沙士、雨伞、年轻政治犯入狱 香港经典大事回顾

撰文: 徐尉晋
出版:更新:

香港回归21年,政治、文化、经济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20年来香港人挨过了金融风暴、“沙士”的困境,送别了“哥哥”张国荣、“华叔”司徒华,又为反对23条立法、争取无筛选普选特首而上过街,每一件事都对香港影响深远。01影像跟读者一同回看过去21年的大事照片纪录,数一数当中得与失,展望未来,为香港写下新一页作出准备。摄影:美联社、路透社、Getty Images、视觉中国、黄永俊、陈焯𪸩、余俊亮、李泽彤图片编辑:罗国辉、徐尉晋、苏炜然

香港主权交接仪式,于1997年6月30日深夜11时30分在会展举行,中英双方出席的代表人物包括: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国务院副总理及外交部长钱其琛、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上将、香港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英国王储查理斯、首相贝理雅、外交大臣郭伟邦、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及英军参谋总长格思理。(视觉中国)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香港亦不能独善其身,包括索罗斯在内的外国投资者想透过炒卖港元从中获利,冲击香港股巿。其时香港回归不久,曾荫权作为首任财政司司长与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联手,顽强抵抗。1997年10月23日,一名巿民望着电子显示牌上恒指收巿指数。(Stephen Shaver/AFP/Getty Images)
香港是全球首先发现人類感染H5N1病毒的地方,一名3岁男童于1997年5月身亡,11月再有小童感染,情况引起国际关注,当年共有6人感染H5N1病毒死亡。图为1997年12月7日,一位鸡贩拿起活鸡售卖。(Vincent Yu/美联社)
启德机场服务香港73年,曾经是全球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之一。由于机场靠近巿区,飞机升降时往往接近民居,有“全球十大危险机场”的称号。直至1998年赤𫚭角机场落成,启德机场于7月6日停用关闭。1998年3月3日,一名巿民在九龙城街道行走,飞机在头上飞过。(Vincent Yu/美联社)
陈方安生于英治时期出任布政司并在香港回归后担当首任政务司司长。她在2001上京向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述职,之后不久就以私人理由提早退休。2001年1月12日,陈方安生召开记者会宣布提早退休,期间与董建华拥抱。(Rob Elliott/AFP/Getty Images)
2003年,俗称“沙士”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在香港爆发,4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更将香港列为疫区之一。由爆发至疫潮结束,SARS在香港共造成299人死亡。4月5日,一对情侣于扶手电梯上,隔着口罩拥吻。(Vincent Yu/美联社)
绰号“哥哥”的著名歌手兼演员张国荣于2003年4月1日从香港文华东方酒店24楼坠下,送院抢救无效,终年46岁。“哥哥”的葬礼于4月8日举行,包括梅艳芳在内的众多名人影星到场。4月8日,“哥哥”的生前男友唐鹤德(右二)于葬礼上痛哭,要由别人搀扶站立。(Vincent Yu/美联社)
2003年7月1日,50万人上街游行,是继1989年就六四事件游行之后最大型的示威活动之一。游行最主要的诉求是反对23条立法,不过其他因素如沙士积存的压力、偷步买车事件都是促使众多巿民游行的原因。7月1日,游行人士制作出当时的行政长官董建华、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以及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的假人示威。(Kin Cheung/路透社)
2005年12月,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在香港举行,引来反对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反全球化运动的示威者来港示威,其中涉及大批韩国农民,游行演变为冲突,及后升级为骚乱;香港交通及商业均受影响,最后警方需要出动催泪弹驱散示威者。12月17日,示威者与防暴警察对抗。(MN Chan/Getty Images)
董建华作为香港回归之后第一任的行政长官,在其任内香港面对诸多大事和风波,社会上渐见“董建华下台”的呼声。2005年3月10日,董建华召开记者会宣布自己已向中央请辞,并向记者称辞职理由是“脚痛”。而当时的政务司司长曾荫权则在董建华离任后署任行政长官一职,直至行政长官补选。(Kin Cheung/路透社)
70至80年代日本经济增长迅速,不少日资百货公司来港开设分店,三越百货亦是其中之一。三越百货的第一家香港分店于1981年进驻铜锣湾,可惜于2006年由于租金太贵,铜锣湾分店决定结业,只留下回忆予香港巿民。9月17日,巿民最后一次到三越百货铜锣湾分店逛街购物。(Ted Aljibe/AFP/Getty Images)
皇后码头由于靠近皇后像广场而得名,起源可追溯至20世纪初;之后经历过修葺、搬迁,一直服务香港,到2007年因中环填海计划而拆卸。保育人士认为此举摧毁了香港人的集体回忆,亦突显了政府在文物保育上的不足,发起了一连串的静坐、抗议和绝食。7月1日,警方正准备清场,驱赶在皇后码头抗议的群众。(Andrew Wong/Getty Images)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受次按危机影响,在2008年破产。其发行的投资产品“迷你债券”价值暴跌,引起诸多投资者不满。香港是“迷你债券”发行量最多,涉及金额最高(约127亿港元)的地区之一,雷曼苦主称投资产品有误导成份,并指政府监管不力。2008年10月31日,雷曼苦主游行抗议,一名投资者高叫口号。(Vincent Yu/美联社)
2009年下旬,港府推动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计划,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项目最终获立法会通过,但其后多次出现延误及超支等问题,其中有关一地两检的争议仍未解决。图为2010年1月15日,数百名反高铁示威者在立法会财委会完结束后包围礼宾府,要求与行政长官曾荫权对话。(Mike Clarke/AFPAFP/Getty Images)
2010年8月23日,菲律宾马尼拉黎刹公园发生挟持人质事件,菲律宾前高级督察门多萨(Rolando del Rosario Mendoza)登上一辆康泰旅行社的旅游巴,挟持车上25名人质。事件持续12小时,最终7人受伤、8人死亡。图为菲律宾警方与匪徒对峙。(Ted Aljibe/AFP)
一位市民轻抚已故民主派领袖司徒华的肖像。前支联会主席及民主党党鞭司徒华于2011年1月2日逝世,终年79岁。他是支联会的创始人,1989年北京爆发六四事件,他因为不满中共血腥镇压民运,而退出基本法起草委员,多年来批评中国人权状况及推动香港民主改革。图片摄于2011年1月29日。(Ed Jones/AFP)
2012年3月25日,特首选举投票日,梁振英在1193人组成的选委会中获得689票当选为行政长官,得票率只有60.9%.成为历年来得票率最低的行政长官,远低于董建华、曾荫权当年逾八成的得票率。
2012年9月8日,示威者于政府总部外高举交叉手势,要求当局撤回德育及国民教育科。新学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被反对者称为“洗脑教育”,反对人士发起多次街站、游行、集会和绝食行动。政府终在同年10月8日宣布搁置课程指引。(Kin Cheung/美联社)
2012年10月1日,香港庆祝国庆烟花汇演当晚,南丫岛西北方海峡发生撞船事故,事件造成39人死亡,92人受伤。港灯船只南丫四号被港九小轮海泰号撞击后翻沉,南丫四号127名船员及乘客全部堕海,海泰号上亦有多人受伤。图为拯救人员在南丫岛一带水域搜救乘客。(Lam Yik Fei/Getty Images)
2013年3月28日,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外判工人发起罢工,要求提高待遇,工人表示已有15年未有加薪。是次运动是香港战后最长的工人运动,最终达成共识加薪9.8%,结束长达40天的码头工潮。(Lam Yik Fei/Getty Images)
2014年6月27日,数百名法律界人仕身穿黑衣,发起由高等法院游行至终审法院,抗议北京于2014年6月10日发布《“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中“要求法官需要爱国”部分。(Lam Yik Fei/Getty Images)
2014年2月26日,《明报》前总编刘进图在前往西湾河鲤景湾吃早餐时遭到遇袭,两名凶徒驾驶电车单,一人跃下袭击他,刘进图身中六刀倒地送院,情况一度危殆。遇袭后,他引用“真理在胸笔在手,无私无畏即自由”,要捍卫新闻自由。疑凶后来在东莞落网。图为2014年3月1日,他由深切治疗部转至私家病。(美联社)
2014年9月26日至12月15日期间,香港爆发雨伞运动,示威者分别占领了金钟、旺角、铜锣湾及湾仔等主要干道,发起游行及静坐活动要求落实真普选,是香港史上最大型的公民抗命运动。图为2014年9月28日,防暴警方施放摧泪气体,尝试驱散占领道路的示威者,一位示威者手持雨伞站在路中。(Tyrone Siu /路透社)
2014年11月18日,网上谣传立法会将审议“网络23条”,蒙面示威者用铁马尝图冲破立法会玻璃门,企图冲入立法会,至少有三道玻璃门遭撞毁,事后多人被捕。(Tyrone Siu /路透社)
2015年6月18日,立法会表决《行政长官产生办法决议案》,大批建制派议员突然离开议事厅,议案以8票支持、28票反对被大比数否决。建制派议员事后表示,是因为等待刘皇发赶回投票。有“发叔”的前新界乡议局主席刘皇发,于2017年7月23日逝世。
2015年10月至12月期间,香港“铜锣湾书店”五位员工及股东陆续失踪,后来全部证实身处中国及受当局控制。事件主角之一林荣基,于2015年10月24日在罗湖过关后失去联络,2016年6月14日,林荣基从大陆返港,向警方要求销案,两日后召开记者会交代在大陆被拘留的细节。图片摄于2016年12月18日。(黄永俊摄)
2016年2月8日晚上至9日凌晨(大年初一至二),旺角发生警民冲突事件,亦称“旺角骚乱”及“鱼蛋革命”等。凌晨约2时,有警员向天开两枪示警,并以枪指吓示威者。事源当晚有团体协助小贩把档口移到大街摆卖,期间与食环署职员争拗,附近据报有交通事故,警员接报到场引发鼓噪。晚上11时多,双方冲突持续升温,大批防暴警察在场戒备,有示威者试图冲破警方防线,警方多次施放胡椒喷雾,杂物与警棍乱飞,旺角多处被纵火。事件被《经济学人》形容为“香港自1960年代自来最严重的冲突”。(陈焯𪸩摄)
特区前任特首曾荫权爵士,于2015年被廉政公署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提出起诉,其中一项控罪于2017年2月17日被判罪名成立,成为香港史上因触犯刑事罪行而入狱的前任最高级政府官员。图片摄于2017年2月20日曾荫权求情后,即被还柙,乘坐囚车由高等法院被押送往荔枝角收押所。(李泽彤摄)
2017年3月26日,特首选举投票日,林郑月娥由1194人组成的选委会中获得777票当选为行政长官,成为香港第一位女特首。林太当选后与获得365票的对手曾俊华拥抱。(余俊亮摄)
2017年8月22日,罗冠聪于“冲击公民广场”一案,因律政司提出刑期覆核,被改判入狱8个月。虽然经上诉后,维持原审社会服务令,但罗冠聪身穿啡色囚衣,在荔枝角收押所登上囚车转仓。今年有不少示威者因参与雨伞运动及旺角骚乱陆续被捕,成为香港新一代政治犯。(黄永俊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