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成纹身师向向交流 祟尚玩乐生活:刺青就是一门很酷的语言
“纹身”像是种客制化的表达方式,甚至可说是纪录,就跟音乐、文字或影像一样,是将思想和感受实体化,呈现出一个人的喜好跟特质,藏下自己才知道的意涵,这样说来“比起服装,纹身好像是种更亲密的衣著?”
随著风气逐渐开放,大众对于纹身的接受度也大大提升,相较过去这已不再是那么神秘的文化,但也称不上触手可及,这次找来台湾 IBIZA_INK 的主理人——林彼得,不免俗的聊聊大家想知道的“如何入行”、“难忘经历”外,我们更想带你前往这个名为 IBIZA 的理想岛国,岛规只有一条:“放松玩乐”。
IBIZA_INK
于 2009 年成立、以美式风格为主的纹身工作室,主理人彼得因向往电影《撼动生命》(It's All Gone Pete Tong)中西班牙“伊比萨小岛”上自在玩乐的生活态度,故将“IBIZA”做为店名,希望能传递轻松、美好的纹身精神。
当初是如何接触到纹身的?
在念研究所时刺了第一个纹身,后来就一直对纹身的相关文化很著迷,后来研究所毕业、退伍然后在台北的设计公司工作,那阵子每天都会看《迈阿密纹身客》之类的影集,就有了“既然我会画画,那为什么我不把创作跟纹身结合?”的想法,于是我就上奇摩拍卖,买下了人生第一套纹身工具,那个时候互联网还不像现在那么发达,我透过无名小站找一些想刺简易小图的人,以不收费的方式进行纹身练习。
纹身跟画画、设计还是有蛮大差异的吧?在两者间让你觉得最受挫的差异是?
在平面上作画是蛮简单的事情,但换成在立体的皮肤上就要考虑到图案的衔接、构图有没有端正、线条的流畅度还有入色等等问题,因为我没有特别跟著纹身师学,几乎都是靠自己摸索,在前一两年进步非常慢,后来渐渐认识其他同行的纹身师,透过交流学到了更多“眉角”。
最喜欢纹身文化中的哪一点?
我只要带著工具就能环游世界纹身。它是生财工具,也让我能不断创作,而且透过纹身,我可以跟更多同行、非同行的人交流,纹身是不分国籍、职业的。
旅行时都会在当地纹身,到西班牙时在 IBIZA 刺了一只麻雀叼著刀片,没什么原因,就只是这个元素还没刺过。
新的据点有特别以什么主题或想法打造,或有想传递给访客什么理念?
之前“IBIZA”工作室陆续搬过三、四个地方,这是第一次以店面的形式跟大家见面!“IBIZA”这个名字源自于西班牙的一个度假小岛,那是一个很放松、很 chill、常常在派对的地方,有别于一般有距离感的纹身店,我希望来到“IBIZA”的顾客都能像是到老朋友家作客的感觉,以放松的姿态来纹身。目前一楼是规划成吧台和展示空间,以后会陆续邀请国内外的艺术家展示作品,也欢迎对这个空间有兴趣的作者跟我们联络洽谈,而二楼就是进行纹身的工作区。
希望来到 IBIZA 的顾客都能像是到老朋友家作客的感觉。
于2017年2月开幕的赤峰街店面,彼得将一楼规划成吧台和展示空间,而二楼就是进行纹身的工作区。
点图看看IBIZA_INK的纹身作品▼▼▼
近年来“纹身”在台湾大受欢迎,普遍的接受度也提高许多,你认为现在与过去保守年代中的纹身文化有什么不同?
过去要较难取得资讯,现在因为互联网的发达,你只要准备一套工具、上 Youtube 看教学影片,似乎就能自称“纹身师”?大大小小的纹身店、工作室开始林立,这好像变成了一种新兴行业,而相较于过去,纹身没那么神秘了。同时随著互联网兴盛,客人也开始会阅读、参考然后比较资讯,纹身师也开始要经营自己的风格,才能吸引到顾客。但我觉得台湾某些消费者的观念已经落后中国蛮多了,譬如说台湾的女生大都喜欢清新的小图腾、文字,这种“微纹身”风格客群一直很固定,有部份也是受到韩国的影响吧!但在中国,似乎资讯越封闭他们就越想往外挖掘,他们会更勇于接受新的风格,希望在台湾风气这么开放的地方,大家对于纹身的审美定义可以更广阔。
在什么样的机遇下开始邀请各国纹身师到“IBIZA”驻店?
一开始没有想到要做这件事,是大约6年前在 Facebook 上认识了韩国 Woo TATTOOER 的纹身师,本来是想跟他买纹身机器,他表示想来台湾看看,后来虽然机器没买成,但我们交流了蛮多技术上的心得,他也给了我很多意见。之后这种“国际纹身村”的方式渐渐传开来,国外的纹身师看到这样的交流方式也会感兴趣,我们已经有意大利、日本和瑞典的纹身师驻店,也会有韩国的纹身师来玩。
许多长辈对纹身都充满刻板想像,家人支持你的工作吗?
一开始我骗他们说是在接设计案子,慢慢的才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也获得了他们的支持,应该说从小到大家人就蛮支持我创作的,但难免长辈对纹身还是有刻板印象,他们也希望我身上的纹身别再增加了,但我好像还是一直刺。
有没有曾经因为身上哪个纹身后悔过?
都没有!但我蛮不建议刺情人的名字,通常都会后悔……
【延伸阅读】Justin Bieber首谈身上纹身图案背后意义 颈上小鸟与信仰有关(点图放大看看▼▼▼)
会遇到什么样难搞的客人?
早期比较会,我那时没有自己的风格,什么都刺,也接受客人的“予取予求”,而纹身师最怕遇到的就是“当下很想纹身,但根本不知道想刺什么”的客人,那种通常刺完回家后都会后悔,而且很容易受到周遭意见的影响,所以我现在只接“自己已经有想法”或“接受我风格”的客人,但经过这些事我 EQ 也被训练得很好,越无理取闹的客人,就越要用专业跟他沟通,如果无效的话没成交也罢。另外我也蛮不喜欢遇到某些设计同行,他可能认为自己有专业的设计美学,但他并不了解“纹身”跟“在平面作画”间的差距,纹身师会考虑关节摆动的角度、肌肉纹理等等,去找一个最好的视线角度落图。
用一句话形容纹身:
纹身就是一门语言,很酷的语言。
接下来的目标?
其实没有什么远大的梦想,只觉得“莫忘初衷”很重要,“怎么开始就要怎么结束”。我喜欢纹身是因为能在人的皮肤上作画是很特别的一件事,所以我做的事都是以此为原则,不会偏离这个轨道,有些纹身师到后来会变得比较像生意人,以“开很多店、赚很多钱”为唯一目标,或变成“能照图刺的一模一样,但没有自我想法”的纹身工匠,我期许自己永远对纹身保有热情,并透过纹身旅行时的交流向各地传递自己的创作。
如果不当纹身师的话,现在会从事什么行业?
开间漫画咖啡店,摆些我自己喜欢的漫画,像是楳图一雄、望月峰太郎老师的作品,遇到同好就可以在店里聊一整个下午,然后再规划一个小小的空间,让我可以在里面画画。
后记
第一次见到彼得还有他的作品是在那个“无名小站”的年代,每张纹身的照片底下,都附注了选择那图案的原因,有些纯粹是个人喜好,有些人则是在图中藏下自己才知道的故事,也许纹身“什么都不是,也什么都是”,论动机是什么,就像彼得说的“纹身就是一门语言”,这是一种让我们能决定自己样貌的语言,一种疗愈了我们对某个故事的念念不忘的语言。
延伸阅读:
太阳穴新刺青被批“毁了帅脸”! 魔力红主唱亚当李维急曝真相:是假的
【本文获“COOL潮流生活网”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