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艺】 描绘死亡与生命的消失・“虚空派”
撰文: 王海燕
出版:更新:
不少人认为纹身本是艺术的一种,此说法绝不带半点怀疑,事实上现今众多纹身风格的发展,无疑也受到历史上不同的绘画与文学派系所影响,譬如“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派”、“未来主义”等等。然而,除了以上几种耳熟能详的西方美术派系之外,艺术史上较少人认知的“虚空派”(VANITAS)亦植根于纹身界别中。
此派系的画风围绕着死亡、阴暗、骷髅等“虚无”元素作延伸,很可能你皮上的那个图案,也同属此道。
+2
主张虚无主义生命无常、难逃死亡、享乐无益⋯⋯以上皆是“虚空派”的主张。此派系始于十六、十七世纪时期的荷兰;“虚空”一词的由来其实有段故,它乃源于旧约圣经《传道书》的其中一句节录:“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随著圣经的普及,这个字眼渐渐成为欧洲艺术文化中不可少的注解。
骷髅为首虚空画派的呈现手法,多以静物画中的主体向观众展示出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如腐烂的水果与象征衰老的花;气泡则用以出易逝与死亡。另外,书籍、烟、沙漏、钟表等画中物,以上同属用以探索人类精神层面上的元素。而提到派系最佳的见证物,定必为骷髅,皆因以此派系为首的每一幅绘图作品,几乎也应用上其元素作演释生死之义,毕竟骷髅在古老传统的意义上,向来被定义为死亡的象征。
著名静物画家PIETER CLAESZ比利时画家彼得・克莱兹(PIETER CLAESZ)就是虚空派静物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其中一幅巨著《虚无》(VANITAS STILL LIFE)被后代人奠定为“虚空派”的经典。单一的调色板,再配以柔光与纹理突显出画面中主体的阴暗面,这就是PIETER画品创作的惯用手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