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青具‧波利尼西亚特集】 萨摩亚.艺于TATAU

撰文: 王海燕
出版:更新:

萨摩亚人(SAMOAN)完成一个不算别致的“TATAU”大概需时十多天,全因当地纹身师坚持沿用传统纹身技术,以人手配合传统纹身工具替代现今常见的纹身机,据说以传统纹身工具将墨注入皮肤内,其痛楚比使用纹身机绝非可相提并论,纹身过程中更不作丝毫麻醉,因此被纹者必须要忍受长时间的剧痛。话虽如此,却偏偏吸引云云纹身爱好者特意远赴萨摩亚,为的只是一个以传统手法制成的图腾纹身。

萨摩亚纹身的基本工具 ‘AU(纹身梳—萨摩亚统称)。

摩亚纹身的基本工具与材料可主要以三大类组成,分别为一套 ‘AU(纹身梳—萨摩亚统称)、一套研钵与杵、以及TUNUMA(摆放工具之器皿),而木槌则被视为辅助之用。

梳子的后端则称为龟壳板,顾名思义以龟壳而制成的。

以梳成器

‘AU由三组部分组装而成,梳子、外壳板、木柄,前端的梳子以鲨鱼牙齿与野猪的长牙为原材料,于19世纪期间,当时族人亦会以人类的骨头制作此梳。’AU有各种不同的阔度,每一阔度也有其用途,如较为细小的梳子会应用于小圆点、较细腻的线条,相反较大型的则应用于填上大片黑色图案设计之上。

梳子的后端则称为龟壳板,顾名思义以龟壳而制成的,基于当地现有捕取龟的限制,因此现今的龟壳板多以有机金属与塑胶替代。再者,族人会用以椰子纤维或鱼丝将龟板与木柄接驳并固定。

研钵与杵作为盛载制作墨水的容器。

墨炼于皿

部落以研钵与杵作为盛载制作墨水的容器,它们由桐树所炼成的煤灰所制的。古时部落主要以黑墨为主,而墨水的主要提炼素材是来自桐树上的叶子中肋,煤灰便因而产生,族人会将其收集于椰子壳中,再将煤灰放置于研钵中并利用木杵磨碎,然后加入水以调整合适稠度的颜料,萨摩亚纹身师所用的黑墨因此而诞。

“TUNUMA”由挖空树干的露兜树所制成,两端通心,上端略宽于下端部分。

器具为首

纹身结束后,被纹者大概当刻只专注于皮肤上的完成品,而纹身师却更重视当前刚用完的工具,各’AU会迅速被他们原放于“TUNUMA”管状器皿裹,它由挖空树干的露兜树所制成,两端通心,上端略宽于下端部分。筒内更有一块碎布用作固定次用,更可保护梳子的前齿。

剧痛之工艺

长柄前端的利齿沾满黑墨颜料,开始用锯齿形的骨头切入皮肤的每一层组织,将颜料注入皮肤内层。因以萨摩亚传统纹身工具,能令颜色的耐久度比机刺为高,但纹身过程更为痛楚,不少族人更甚有抽搐的情况出现,因此纹身师会带上学徒们负责压制被纹者,以免因身体的扭曲乱动而影响其纹身图案设计。

萨摩亚族人踩著属于他们的土地,用一双手,继续承传族裔一直坚守的纹身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