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身份证保障资料受质疑 李家超:私隐专员认为技术可行
撰文: 郑秋玲
出版:更新:
政府计划在2018年斥资14亿元,推出新一代智能身份证,保安局在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会议中,交代要新增一位入境处助理处长领导更换身份证计划时,有议员继续质疑新身份证的设计技术,担心会被人攻破盗取资料,损害私隐。不过保安局副局长李家超回应指,有关技术已获私隐专员黄继儿检视,并指可行。
保安局及入境处在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会议中,提出在入境处新增的助理处长(身分证)职位,任期两年,将要带领50人成立项目小队,负责筹备更换新一代智能身份证。不过会上,并无太多议员关注有关职位新增,反而不少议员如黄毓民等,继续质疑新身分证的设计,虽会加设无线射颜辨识功能来保密资料,但仍担心会失守,泄露里内资料,损害私隐。
保安局副局长李家超回应指,入境处去年已委聘独立顾问,评估相关风险,并把报告提交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相关设计已获私隐专员黄继儿初步认可,“无负面回应”。
警方资讯系统升级 议员忧大规模搜市民资料
会上警方亦提出两项拨款,分别拟耗资约8亿元,更新第四代指挥及控制通讯系统,新功能包括自动识别 999 来电者位置、把部分手提对讲机与随身摄录机合而为一等。另一项拨款则是拟斥资约3.9亿元,更新17项资讯科技设施及应用系统,包括增设中央数据库来储存跟罪案有关的照片,协助案件调查。
公民党议员毛孟静质疑,警方会否透过新系统搜集市民资料作侦查,以便将来检控。警务处助理处长(资讯系统)回应称,警方只会在完成案件后,才按案件性质及需要,于数据中心备存资料。委员会其后同意把议案交予财委会讨论。若成功申请拨款,新系统将于2021年9月投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