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研对讲机随身摄二合一 前线或一人一机 议员忧实时监控

撰文: 张炜明
出版:更新:
前线警员现时每人均有一部对讲机(警员左肩上),部分警员在示威现场亦会佩带随身摄录机(警员右肩上)。(资料图片/黄永俊摄)

在年初二凌晨旺角骚乱中发挥认人作用的随身摄录机,或将会普及化。警方有意更新2005年引入的第三代指挥及控制通讯系统,最近向前线人员咨询意见。据了解,其中一个研究方向,是将现时前线警员通讯之用、俗称“小露宝”的无线电通讯机,与随身摄录机“二合一”,如效果理想,或有机会在前线推行“一人一机”。有议员担心届时随身摄拍到片段会直接传到指挥中心,进行实时监控。

另外,继警方陆续在警车上安装俗称“车cam”的行车摄录器后,消防处亦开展第二阶段的“车cam”试验计划。据悉若测试顺利,全部门的红车、白车亦会安装行车摄录器。

警方发言人证实,正研究结合无线电通讯机及随身摄录机的装置,以减轻人员装备负担及提高行动效率,目前尚在研发阶段。警方又指,2013会开始使用随身摄录机前,已就操作程序咨询法律意见,确保操作程序符合《个人资料(私隐)条例》。警方补充,自2013年起,已购买324部随身摄录机,涉款250万。

涂谨申:担心侵犯市民私隐

警员现时的对讲机与警方的指挥中心直接联系。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委员、民主党涂谨申指,关注随身摄和对讲机日后结合后,警察总部能否遥控开关随身摄,甚至将拍到的讯号在指挥中心实时直播。“同一时间我当你6000几个警察在全香港巡逻,那即是有6000部流动CCTV(闭路电视)?”涂担心此举会侵犯市民私隐。

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副主席、自由党的钟国斌则指,不担心随身摄和对讲机结合后,会有私隐问题,相信届时警方的守则及指引,会清楚列明使用时要注意的地区。他又相信,两机结合对执法有帮助,可以避免警方和市民有争拗。

立法会议员涂谨申。(资料图片)

【01民调:更新】一度近七成人赞成买水炮车 支持者二度领先【前线警轰高层怯用催泪弹 部署“坚离地”】【旺角黑夜】黄之锋质疑警刻意将学民与骚乱扯上关系【旺角黑夜专页】图集 全过程 评论 后续动态​【黄洁慧.评旺角冲突】当高墙与鸡蛋变成高墙与砖头员佐级协会:随身录对警民更公平

警察队员佐级协会发言人表示,部分前线警员曾试用随身摄录机,认为使用后不论对市民还是警员也是公平。发言人又指,若将来随身摄和对讲机结合,普及至每个前线也有一部,协会表示欢迎。

据了解,警方近月咨询前线人员,咨询无线电通讯机应具备甚么新功能,其中一个研究方向,是将“小露宝”及“随身摄”结合,并将会进行招标,物色供应商制作样版作测试。由于现时“随身摄”只有部分机动部队、冲锋队成员使用,日后与无线电通讯机结合后,是否意味所有巡逻警员均会“一人一机”?据悉,如测试顺利,警方或有机会推展至“一人一机”,估计需要数年时间推行,届时警员亦须要视乎环境需要,按动按钮启动拍摄功能,不会“长开”拍摄。

据悉亦有前线警员提出,希望新一代无线电通讯机能有阔大萤幕,能够显示“开CALL”执勤资料,以及能以人手输入身分证号码,查阅可疑人士个人资料,以方便进行截停搜查,取代以口头“嗌机”查询。另外,警方近日亦向督察级以上人员派发可登入警队内联网及查阅电邮的手提电话,以便警员在警署外查阅非敏感性资料。

警察队员佐级协会发言人表示,使用随身摄不论对市民还是警员也是公平。(江智骞摄)

警方3年间拍摄462条影片

警方数字显示,2013年及2014年,随身摄录机分别拍摄了81及195条影片,去年则拍摄了186条影片,其中有50条在公众活动期间拍摄,于日常执勤期间拍摄136条,现时仍有10条录影片段被保留作调查用途。

民权观察成员沈伟男指,现时随身摄录机使用率低,质疑是否有需要“一人一机”。他指,将来有关计划若扩展至所有前线警员,担心会有潜在侵犯私隐的风险,加上外界无从得知警方如何保存及处理拍摄了的片段,认为需要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