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贩斜阳】坚守蚊型报档半世纪 83岁女报贩荣休:宁愿乞食唔做

撰文: 黄伟民 邵沛琳
出版:更新:

“挨更抵夜、风吹雨打,好凄凉好辛苦!”83的邝婆婆,在跑马地的报档,经历过六七暴动、90年代金舖枪林弹雨等“头版新闻”,她每日弯腰叠报纸,白滑双手,在油墨“浸淫”下变得粗糙;下月中,邝婆婆的报档小贩牌到期,她半世纪的报贩身涯,也将走向终结。她慨叹日做7小时仅赚50多元,“洗半日碗都有百几蚊喇,我乞食都唔会再做(报贩)!”

“挨更抵夜、风吹雨打,好凄凉好辛苦!”
邝婆婆  跑马地老报贩
届83的邝婆婆半生在跑马地摆报档,但至下月她便荣休,告别陪伴大半生的小报档。(黄伟民摄)
邝婆婆满头大汗地疉报纸。(邵沛琳摄)

清晨四时开工 十号风球照开档

凌晨四时半,长者的揭书声、派报员喘急的呼吸声,尽入耳帘。拖着手推车、身穿花花衬衫的邝婆婆打破寂静,她翻开报档木板及防水布,弯腰将堆放地面的报纸拿上台,83岁的她,开舖从不假手于人。

记者仍睡眼惺忪,精神奕奕的邝婆婆已将木台上的港闻、娱乐、体育及副刊版分门别类。邝婆婆“手起报落”,将不同版面叠在一起,不足10分钟已叠好近30份报纸,满头大汗的她说:“早起身无得休息,日日都要开工。”即使十号风球雷雨交加,邝婆婆都需要开档,由于报纸每日准时送到档口,如果当日不开档等于“白交”报费。

邝婆婆凌晨4时许开档全纪录:

+5

昔日将报纸抛到对岸 旧时光老情怀不再

“细个排队轮米,见个日军捉咗个女仔走……真系好凄凉!”经历日军侵占,当年只得8岁的她,培养出一副坚韧性格,就算今已83岁仍不言休,坚持每日朝7午1,于跑马地成和道咖啡店门外,守护着于马路旁1,500毫米乘450毫米、只限售打火机、利是封及樽装蒸馏水等7款杂物的小报摊。一班好街坊帮忙,让沉闷的报贩生活增添小确幸……。

经过岁月的洗礼,婆婆指下月不再做报贩,决定退休享受人生。(邵沛琳摄)

隔明渠抛报纸派递

邝婆婆年轻时帮人派报纸,后来报档东主退休并将“家当”转赠予她,自此婆婆任“事头婆”,至70、80年代政府发出“固定摊位(报纸)小贩牌照”,她堂堂正正展开漫长的报贩生活。小贩牌费由初时的30多元加价至2,000多元,收入微薄的婆婆对此倍感吃力。

邝婆婆忆述:“我细路(女儿)着住校服去派报纸,派完先返学!”40多年前,其档口对开为已填平的宝灵渠,她需将报纸卷作一团、抛到对面,客人则将钱放入小布袋抛给她。她续指,昔日街坊关系及人情味重,大家都基于信任、不担心被走数。

+5
手机免费(看新闻)顶死你哋要钱嘅,好难揾食!
邝婆婆  跑马地老报贩
邝婆婆指不再续牌,下月将会荣休。(黄伟民摄)

报贩风光不再? 遭免费报纸、网上新闻赶绝

“早十几年最风光,依家社会进步,手机免费(看新闻)顶死你哋要钱嘅,(卖)报纸好难揾食!”邝婆婆称时移世易,对面马路有四间免费报纸派发,读者亦可选择光顾便利店,在大财团减价及赠品攻势下,小报贩只能挣扎求存。

不再续牌下月退休 告别小报摊

与邝婆婆相识多年的麦女士,每日义务将报纸送到附近商舖,“婆婆每日都好困难,砌报纸好辛苦,帮得就帮喇!”麦女士有感,科技日新月异及免费报加入“混战”,致婆婆生意下滑,最终敌不过淘汰的命运。邝婆婆的小贩牌将于下月21日届满,她决定不再续牌、退下火线享清福,“我洗半日碗都有百几蚊喇,我誓愿都唔做(报贩),乞食都唔会再做!”

食环署2000年停发报纸小贩牌照

食环署回复《香港01》查询指,街头贩卖活动可引致通道阻塞问题,加上近年售卖报刊杂志零售点的增加,故自2000年未有重新签发固定摊位(报纸)小贩牌照。另外,由2010年5月21日开始,所有新签发的小贩牌照,包括因“继承”或“转让”而发出的牌照,将不设继承或转让安排。

持牌人数字急降 过去3年仅22人继承

由2015年至2017年3月31日,食环署共接获22宗“继承”或“转让”固定摊位(报纸)小贩牌照的申请,其中21宗已获署方批准“继承”或“转让”牌照,另有1宗“继承”个䅁的申请人其后撤回有关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