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百科】3式潜水衣、深潜模拟器 消防潜水组是怎样炼成?

撰文: 陈宇轩
出版:更新:

本港一旦发生海上火警或水底事故等,消防处潜水组便会奉命到场提供救援及急救服务等,已有57年历史的潜水组,现时编制已达115人,全数人员均以专职形式出任,欲加入潜水组的消防员必须有3年消防经验、通过多重水试及训练,才可正式加盟。潜水组为应对不同恶劣环境工作,配备多款潜水衣、器材和训练仪器,当中有针对港珠澳大桥屯门至赤𫚭角连接路工程而引入的“闭路式循环潜水器”、模拟不同水压的深潜模拟器等。

干式潜水衣配备30磅潜水头盔,接驳“三色脐带”,可在水底执行切割及爆破工作。(伦星扬摄)

为应对不同海底恶劣环境以及工作,消防处备有3款潜水衣及不同潜水模式,最基本一款是5毫米厚湿式潜水衣,配戴气樽入水,属“自给式潜水模式”,特色是让潜水员机动快捷;另一款则是半干式潜水衣,其设计起保暖作用,以抵抗严寒水温。

三色脐带

当潜水员在固定地方工作或工作地方危险时,会配备水面供应系统,让“三色脐带”接驳潜水员,蓝色是测心喉、红色是通讯喉、黄色是供气喉,陆上人员可密切监察及与潜水员联络,以作应变,属“水面供气潜水模式”。至于当潜水员须渗入式潜水,如进入化粪池、污水渠、能见度达零的海底时,须穿上有防污保护的干式潜水衣,配戴30磅的潜水头盔,可在水底执行切割及爆破工作,属最高规格装备。

5毫米厚湿式潜水衣令潜水员机动快捷。(伦星扬摄)

深潜模拟器

此外,为测试潜水员在不同水深的状态下的身体状况及工作能力,消防处2010年引入深潜模拟器,模拟器分为深潜模拟舱及减压舱。深潜模拟舱可为潜水员作加压训练,当潜水员进入水舱中的水底后,可按需要将空气加压,模拟不同水深深度,最深可达100米。至于减压舱则让潜水员在完成训练后呼吸纯氧,让氮气排出体外,以防氮气积聚身体关节等位置,形成气泡,严重者更可能致命。

潜水员会在减压舱内呼吸纯氧,让氮气排出体外。(伦星扬摄)

模拟舱可测试潜水员出现“氮醉”的时间,当潜水员处于高水压环境,氮气因而融入身体中而造成麻醉效果,将影响潜水员的警觉性及判断力,表现出如“饮醉酒”的模样,如语无伦次、大笑等,透过在加压舱测试潜水员运算能力,可估计出现“氮醉”所须时间。潜水员亦会定期被要求潜到模拟水深50米情况,以测试身体应付能力。

“闭路式循环潜水器”可延长潜水员在水底可活动时间。(伦星扬摄)

闭路式循环潜水器

为应付港珠澳大桥屯门至赤𫚭角连接路工程,消防处于2015年引入12套“闭路式循环潜水器”,运用3种混合气体,加上透过二氧化碳吸收剂重新将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循环使用,可延长潜水员在水底可活动时间,举例指如是30米水深的任务,“闭路式循环潜水器”比普通气樽可延长50%活动时间。

究竟要加入成为潜水组一员须通过甚么测试?欲投考潜水组的消防员必须有3年消防经验,并通过多重测试及训练:

潜泳25米踏水3分钟12分30秒内以拯救泳式(蛙泳及侧泳)完成500米配戴面罩、呼吸管及蛙鞋并负重铅带游泳200米,途中须完成直式下潜(鸭潜)通过劳工处潜水员体格检验完成4星期消防处拯救潜水员训练完成4星期消防处高级拯救潜水员训练完成3星期消防处加压室操作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