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童行‧同心”计划宣传防虐儿 社会实验小女孩独留街头极警世

撰文: 凌逸德
出版:更新:

本港本年首10个月的虐儿案较去年同期有轻微上升趋势,警方指不少案件是由照顾儿童的人士发现并主动举报,又或是儿童本身受到虐待并主动寻求协助,反映社会大众对虐待儿童案件日趋关注,对保护儿童的意识亦日渐增强。为提升市民对保护儿童的意识,警务处举办“童行‧同心”保护儿童计划2022,并以“旁观者Change”为主题,透过一系列教育及宣传活动,呼吁市民及早识别并主动介入虐儿事件。
为配合有关计划,警方于今年7月曾在荃湾大河道街头做社会实验,让一名小女孩独留在街头,然后在远处拍摄情况。在一个小时的实验中,现场有超过3,500人经过,当中只有6人上前慰问女童。警方希望借着实验唤醒市民,只要主动一点,就可能可以阻止一宗虐儿事件发生。

小女孩独留在荃湾街头,在一个小时的实验中,现场有超过3,500人经过,当中只有6人上前慰问女童。(【 保护儿童计划2022 • “旁观者Change”社会实验结果 】截图)

活动闭幕礼暨颁奖典礼于今日(20日)举行,警务处副处长(行动)袁旭健、社会福利署署长李佩诗、保护儿童计划大使郭晶晶和苏桦伟,以及警务处刑事及保安处处长叶云龙、助理处长(刑事)钟咏敏、总警司(刑事支援)余铠均及警察高级临床心理学家麦咏芬应邀担任主礼嘉宾。同时,香港残疾人奥委会及“神奇小子”苏桦伟亦出席典礼,分享成长路上的心路历程。

警务处副处长(行动)袁旭健先生在颁奖礼上致辞,呼吁市民及早识别并主动介入虐待儿童事件。(警方提供图片)

警务处副处长(行动)袁旭健先生在颁奖礼上致辞时表示,本年首10个月的虐儿案件数目与去年同期比较,有轻微上升的趋势,不少案件是由照顾儿童的人士发现并主动举报,又或是儿童本身受到虐待并主动寻求协助。此现象反映社会大众对虐待儿童案件日趋关注,对保护儿童的意识亦日渐增强。

袁旭健续指,政府现就强制举报虐儿的机制进行立法,进一步保障儿童的福祉,同时亦大大提升社会对举报虐儿案件的意识。袁旭健相信市民大众普遍已有共识,就是社会各界都要为保护儿童出一分力,因此现时就强制举报虐儿机制进行立法工作是一个成熟的时机。

为配合“童行‧同心”保护儿童计划2022,警务处推出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进阶版的一站式网络应用程式(www.ChildProtection.gov.hk)、新一辑与保护儿童有关的动画、进行了首个以旁观者为题的社会实验、举办了“小小英雄”徽章设计比赛,以及电车流动展览等。

当中,以高小学生为目标对象的“小小英雄”徽章设计比赛吸引了超过150间学校共一万名学生参与。参赛者不但有无限创意,所有作品更极具启发意义,成功培养学生同理心及勇气,鼓励他们打破旁观者效应,80多名得奖者从主礼嘉宾手上获颁不同奖项。

警方做了社会实验,模拟一个妈妈独留一个小妹妹在荃湾大河道街头,留意有否市民会伸出援手。(【 保护儿童计划2022 • “旁观者Change”社会实验结果 】截图)

计划另一个主打项目是以大众为对象的社会实验。警方在今年7月做了 “旁观者Change”社会实验,模拟妈妈把小女孩独留街上的情景,留意有否市民会伸出援手。该名小女孩独自留在荃湾大河道街头,有人员在远处拍摄情况,留意有否市民会伸出援手。在历时一个小时的过程中,有超过3,500人经过,但只有180人回看,当中只有6人上前慰问女童,即仅占回头看望人士的3%。警方希望借着实验唤醒市民,只要大家主动伸出援手,就可能可以阻止一宗虐儿事件发生。

“神奇小子”苏桦伟亦在闭幕典礼上分享他在成长路上遇到种种的逆境。(警方提供图片)

香港残疾人奥委会及“神奇小子”苏桦伟先生亦压轴出席典礼,分享他在成长路上遇到种种的逆境,他指庆幸身边有很多支持他的人,并一直鼓励他积极面对种种问题。他又勉励大家遇到逆境时要寻求协助,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去解决问题,逆境终于是会过去的,并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