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实验仅约0.1%途人关心留街头女孩 警方:你可能系唯一拯救者

撰文: 梁晋颖
出版:更新:

近年香港发生不少虐儿案,警方今日(14日)公布今年1月至8月虐儿案数字,当中涉及“侵害儿童人身罪行”,即虐打,非人道对待等有427宗,较去年同期增6%。警方呼吁市民多留意身边的儿童,例如邻居家庭有否经常有小孩哭闹:“可能你就系佢唯一拯救者”。

刑事总部刑事支援科高级警司 (支援队主管) 李经晞就呼吁市民多留意身边的儿童有否异样。(梁晋颖摄)

今年头八个月虐儿案总数795宗 涉侵害儿童人身罪行升6%

警方今日举行“保护儿童月”记者会,公布今年1月至8月的虐儿案数字,当中“侵害儿童人身罪行”,即虐打,非人道对待等,数字有427宗,较去年同期增加24宗。而“侵害儿童性罪行”有368宗,虽然较去年同期减少9宗,但两者总和较去年同期增1.9%。

虐儿案数字较去年同期上升。(警方提供数字)

警方:行多一步可能就已阻止一个悲剧发生

刑事总部刑事支援科高级警司 (支援队主管) 李经晞呼吁市民多留意身边的儿童有否异样,不论是居住大厦的邻居,会否经常有小孩哭闹,发岀吵架或大人大声责骂的声音;或者本来该小孩经常见到他上学,但突然整个月未有见他上学。甚至可能街边的一个小孩,自己留在街中。她指其实只要行多一步去询问,可能就已经阻止一个悲剧发生“可能你就系佢唯一既拯救者”。

警荃湾街头实验 一小时只6途人问独留街头女孩需否帮忙

为了解港人的保护儿童意识,以更容易教育公众,警方在今年7月做了一个街头社会实验,模拟一个妈妈独留一个小妹妹在荃湾大河道街头,然后在远处拍摄小女孩一小时,留意有否市民会伸出援手。警察临床心理学家冯浩坚分析初步结果,指有3588人在该一小时经过小女孩,但只有180人是有回头留意一下小女孩。而180人当中,更只有6人询问小女孩需要求助与否。

警方做了社会实验,模拟一个妈妈独留一个小妹妹在荃湾大河道街头,留意有否市民会伸出援手。(警方提供影片截)

冯浩坚指,他们有追问部分有留意,但无帮忙女孩的人,大部分人都是因为怕以为是骗局,或者因为怕有误会,但其实心底都是想伸出援手。

冯浩坚:“有一对情侣,企左系几个灯位前,好远望左小妹妹十几分钟,直到佢地见到有人帮忙,先至走开,我地问返佢地点解会唔埋去,佢地话因为怕尴尬,不如等人嚟帮,而且因为见到我地远处有部cam。”

警察临床心理学家冯浩坚(右)呼吁市民行岀第一步帮助有需要儿童,其他旁观者都会一起帮忙。(梁晋颖摄)

冯浩坚指,警方另外做了340份问卷调查,当中有5条问题问及受访者有否留意邻居有虐儿情况。有123人,即36%的受访者指都表示有听过邻居有小孩哭闹。但这123人中,有70人都没有进一步行动。有听过小孩哭闹的受访者中,有34%觉得不大问题,亦有21%的人觉得始终是别人家事,不便插手。

冯浩坚认为,香港人是有保护儿童的意识,但未知如何去协助或不敢协助。或者见到有旁观者,就觉得旁观者会帮忙,“唔一定要系我帮”。他呼吁市民只要肯行岀第一步,主动帮助有需要儿童,其他旁观者都会一起帮忙。

警去年设易受伤害证人支援组 受害儿童不需上庭重提事件

警方表示,由于虐儿案受害者的年纪较少,他们自上年7月成立“易受伤害证人支援组”,让受训的临床心理学家,警员或社工向虐儿案受害者录口供,而且录口供的影片可作呈堂证供,让受害者不需上庭重提事件。同时他们会做一系主任保护儿童宣传,如电车展览,升级流动应用程式设有聊天机械人,可向求助者提供支援或社福机构联络方法。同时会做更多外展计划,跟不同家庭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