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集团贿赂物流公司职员 廉署拘16人捡2000万货 历来最大批

撰文: 黄伟民
出版:更新:

政府自从2022年4月禁止电子烟销售,本港物流公司已因应法例收紧政策,令售卖电子烟的公司无法发货,但有电子烟网店却私下贿赂物流公司的主管及员工,绕过物流公司的检查制度,继续派发藏有电子烟产品的包裹。廉署去年中收到举报,经调查后上月采取代号“苍鹭”的执法行动,拘捕16名电子烟集团及受贿的物流公司职员,并检获600箱货物,包括3万件电子烟机及20万粒烟弹,是电子烟禁令生效以来,检获最大批的电子烟产品。
廉署发现涉案电子烟集团每月销售收入达200万元,而受贿的物流公司职员每送一件包裹则可收取20元贿款,他们每日可协助派送约200件包裹,一个月贿款可达6位数。

卫生署控烟酒办公室主任封萤医生(左)、廉政公署执行处首席调查主任陈卓熙(中)及廉政公署执行处调查主任冼蔚晴交代案情。(黄伟民摄)

廉政公署执行处首席调查主陈卓熙交代案情指,政府自2022年4月禁止销售电子烟产品,近日亦推出“控烟十招”进一步规管另类吸烟产品,但廉署于去年年中收到举报,指一个非法销售电子烟的集团透过行贿一间本地物流公司的职员,以协助集团经营的电子网店向客户派送电子烟的包裹。

廉署调查半年后,于4月中采取代号“苍鹭”的执法行动,拘捕16人,包括12男4女(24至70岁),涉嫌行贿及受贿等罪行,相信已瓦解该集团。

被捕人士分别是7名非法销售电子烟集团成员,包括40岁集团男主脑、其父母、太太,以及3名职员;其余9名被捕人士为物流公司职员,分别来自两个位于港岛南区营业点的主管及前线员工。

廉署拘捕16名电子烟集团及受贿的物流公司职员。(黄伟民摄)
电子烟集团贿赂物流公司职员,以绕过检查制度续继发货。(黄伟民摄)

行动中,廉署搜查被捕人士住所、物流公司的营业点,以及电子烟集团用作储存电子烟的货仓。人员在货仓内检获约600箱货物,包括3万件电子烟机及20万个电子烟弹,市值约2000万元,是电子烟禁令生效以来,检获最大批的电子烟产品。

陈卓熙表示,政府自2022年4月禁止电子烟销售,该物流公司已因应法例主动收紧政策,不会为客户派发电子烟产品,亦规定职员必须在收件时检查包裹,确保没有电子烟或相关产品,如发现有任何违禁品必须向公司汇报。而涉案电子烟集团一直经营电子烟网店及利用物流公司协助出货,惟禁令收紧政策,令电子烟集团难以向客户出货,所以他们透过贿赂物流公司的职员,绕过物流公司的检查制度,至使集团可暪天过海,如常派送电子烟予客户。

行动中,廉署人员检获3万件电子烟机及20万粒烟弹,市值逾2000万。(黄伟民摄)

廉署发现集团会安排载有电子烟产品的包裹送往相关营业点,又或者请受贿收派员到集团货仓附近收货。陈卓熙形容收派员收到包裹时会“自动波”送予收件人,不会遵从物流公司规定检查货物。

部分收派员为协助集团隐藏出货地点及避免物流公司察觉有问题,甚至会提供一些空置单位作为寄件地址,这些空置单位是他们日常派货时发现的。

涉案物流公司职员每日协助电子烟集团派送约200件包裹,每一件包裹收取20元贿款,廉署调查显示,涉案电子包裹主要寄予本地顾客,集团每月销售收入达到200万元。

行动中,廉署人员检获3万件电子烟机及20万粒烟弹,市值逾2000万。(黄伟民摄)

廉署指涉案物流公司是一间有规模的公司,早已制定检查政策不寄送电子烟产品,而且一直积极协助调查,有心打击害群之马,相信今次属个别事件。廉署强调今次一单案不单止影响健康层面,亦牵涉到本地物流安全,廉署希望今次行动能够起警示作用,提醒及协助物流业界维护廉洁的运作,而廉署绝不姑息任何贪污行为,如有有关情况必定会果断执法。廉署呼吁公众及业内人士,如怀疑人贪污或者有参与贪污行为,请即向廉署24小时贪污举报热线25266366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