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余波】吉澳家园尽毁 政府仅派19桶水救援 村民:点够分?

撰文: 潘安奇 邵沛琳 郭倩雯 陈蕾蕾
出版:更新:

吉澳村被台风“山竹”猛攻下,居住了逾30名居民的小渔村沦为泽国,01记者今日到现场直击,发现村内一片泥泞、残破不堪。昔日乡郊小渔村,被山竹正面吹袭,狂风暴雨在东南面打向岸边,十多间依海面而建的小屋被摧毁。村内断水断电,政府仅派19桶水救援,居民要到井口打水,又要依靠岛上的发电机供电维持日常生活。有村民家族四代均在吉澳落地生根,如今家园被毁,叹自然力量不饶人,现时外出一步一惊心,生怕踩中杂物......

点击查看山竹破坏吉澳情况:

+1

政府仅派19桶水 村民需到井口打水​

村民指,风灾过后吉澳停水停电,政府只派员送来19桶桶装水,直指现时天气炎热,很快便会喝尽,“成村人点够分!”整条村共有30多人,约8成为老人家,烈日当空,村民要外出步行15分钟打水,作洗地洗衣服之用。面对粮食不足、没有通讯网络及缺乏电力,吉澳惨成“孤岛”与世隔绝。

长途跋涉来到井口打水,一口水得来绝不轻易!然而井口内的水容易滋生昆虫及细菌,村民只能用作洗涤用途。 记者尝试打水,发现看似容易,实际操作很困难,经过多番尝试仍然只能提出三份一桶水。辛劳过后,村民送上一支支冰凉的五花茶消暑。小小的岛屿充满人情味,村民们守望相助,一同清理吉澳的街道,望吉澳能早日能回复原来的面貌。

石先生四代人都住在吉澳。(邵沛琳摄)

家族四代吉澳落地生根 住所毁于一旦

“啲浪成几米咁高,系咁冚过嚟!”周日十号风球高挂,当时留守在祖屋的七旬石先生,已叫了妻子离开吉澳到市区暂住,他则与爱猫小黑则留守吉澳。“水浸到成一米深,我想搞都搞唔到!”最后石先生带同爱猫逃离到约一百米外的亲戚住所避难,至周一才与妻子回来收拾,惟住所已面目全非,泥泞满地、杂物满屋,当时一度水深及腰。

“住咗六十几年,点知被个山竹搞到咁……”石先生眼泛泪光说,他家族四代人均在吉澳落地生根,从未见过如此破坏力惊人的台风, 自己所有家当及捕鱼工具毁于一旦。“我觉得好可惜,成家人嘅心血就冇咗,不过生命系最可贵!”面对家园遭受破坏,石先生认为修复无期,正考虑搬到市区居住。

张先生感到非常无奈。(邵沛琳摄)

村民叹自然力量不饶人 如比海啸冲击

与石先生为邻居的陈先生与太太,两名七旬老人面对家园破碎,只能边慨叹边收拾,“大自然的力量不饶人”。陈先生的居所满布石头泥泞及杂物,打扫了足足三日仅处理了冰山一角,门外的巨木及垃圾均无力搬走。村民步出街道,却一步一惊心,担心误踩钉等尖锐的危险物。

“好伤心、好伤感,好似比海啸冲击咁,好无奈!”移居英国的村民张先生, 约两星期前回港度假,却遇上山竹袭港。他得悉后立即赶回吉澳村,协助年迈的村民收拾残地,“本身谂住返嚟度假, 点知遇到条村有事,即刻返嚟帮手收拾!”张指村民很团结及努力,帮手重建家园。他亦欢迎义工到场帮忙收拾,但大前提是不要破坏生态环境及遗下更多的垃圾。

岛上电力中止 依靠发电机维持生活

年轻村民石小姐表示,不少居于市区的年轻村民未能与岛上的亲友联络, 只能倚靠数位进出岛屿的村民提供消息。台风过后,岛屿失去电力及供水设施,他们只能依靠中电提供的发电机维持日常生活。她又指于台风过后,便请假回老家收拾残局。对于热心市民呼吁义工周末到吉澳帮手清理工作,她建议义工准备清理工具,包括手套及铲,将垃圾带走,又指“啲老人家净系清理到屋企,大街上塌树就无能为力”。她建议义工可带备食水及干粮进入,指村内老人不方便外出买粮食,主要靠年轻一辈运送物资进入。

北区民政处统筹善后 居民可向政府申请基金援助

当局于今(20日)表示,吉澳岛目前常住人口大约50人。今次受台风山竹影响,导致吉澳停电停水。居民依赖岛上电力公司装设的后备电力维持供电,及以岛上井水和水务署提供的大型樽装水生活。水务署亦正安排运送水箱到吉澳为居民加强临时食水供应。岛上多间渔民屋破损,亦有塌树。台风将不少海上垃圾吹至岛上。由于附近岛屿鸭州因为停电而影响安装于该岛的无线电发射装置,吉澳暂时没有无线电网络讯号,但岛上固网电话运作正常。   当局又指,北区民政处统筹各有关部门和机构为吉澳进行风灾善后工作。水务署和电力公司正努力恢复供水供电,希望今晚(20日)恢复电力供应。民政处清理道路障碍物及塌树;食物环境卫生署加强清理垃圾;社会福利署和非政府机构的义工探访岛上居民,并向岛上居民分发生活用品和食物。有需要的居民可向政府申请基金援助。政府会协调地区团体,组织义工到岛上协助居民清理垃圾。由沙头角码头至吉澳的渡轮服务已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