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午夜墟】区议会拟另起墟市 团体恐北河街午夜墟被灭

撰文: 余睿菁 刘高麟
出版:更新:

深水埗俗称北河四街(北河街、基隆街、大南街及桂林街),入夜店舖拉闸关舖后,街上依然人流不息逛游午夜墟。惟近日食环署与警方却雷厉风行,密集式作突击扫荡,曾试过连续两晚清场六次,令该处无牌地摊小贩怨声载道。有关注团体不满,有区议员未咨询摊贩意见,打算在后日的区议会会议,提出将摊贩集中安置往通州街一空地。质疑是软硬兼施,逐步扼杀摊贩的生存空间,有数十年的午夜墟恐成历史。

昨晚食环人员到场驱赶摊贩。(余睿菁摄)

晚上直击摊贩被驱赶 食环职员:对得住良心天地“影啦!我哋对得住良心天地,你哋唔好再展示出嚟!”昨晚10时许,记者在北河街近鸭寮街,见多名食环署人员浩浩荡荡到场,向在拉闸店舖外放着纸皮“霸位”准备开档的摊贩,大声作出警告,要求他们将“纸皮垃圾”取走,否则会作出检控。在食环的监视下,热闹的“午夜墟”又再押后上演,北河四街,即北河街、基隆街、桂林街及大南街,及鸭寮街一带,多名摊贩只能再次“一肚子气”地在旁观望,无奈地等着等着。

陈婆婆不满食环不时清场,“几蚊都抢”,“无病都吓到有”。(余睿菁摄)

七旬摊贩被吓心血少 天赶人又赶难摆摊“佢哋系有牌贼佬,几蚊都抢!”在汝州街摆摊逾年的陈婆婆指,她主要售卖家庭用品,每天只能赚取约7、80元,面对食环的“打压”,感到无比的心理压力,“无病都吓到有,唔知佢几时会嚟,一嚟就系抢你啲嘢。”年届七旬的陈婆婆家住沙田,本想“揾多少帮补吓”,讵料近月食环却经常到场扫荡,“5、6个人围住你,叫你咪郁,就全部充公。”令她们无法揾食,“连车费都蚀埋!”摊贩欢姐亦指,今年4月曾被放蛇断正,登记了身份证,已收信要上庭,或会罚款近2,000元,“日日系咁扫,无停过,一阵时天赶人,一阵时又人赶人,想我哋点?”“午夜墟系自然生成、约定俗成的,都有几十年历史。”关注综援低收入联盟组织干事李大成指出,会劝喻摊贩守秩序,不要将货摆得太出。认为他们只是在晚上摆摊两小时,质疑当局是否需要赶尽杀绝。

区会拟将无牌地摊集中安置 成立平民墟市据他所知,在后日(4日)的区议会会议上,有多名区议员将建议有关无牌地摊,全部集中安置往钦州街与通州街交界部分临时停车场及旁边斜坡组用地,成立“平民墟市”。但他却无法接受,一来没有咨询档主意见,二来午夜墟是无法与其他墟市混为一谈。“啲市民放工经过,因为方便而寻吓宝买吓嘢,但个度要行成五、六个字,你叫班档主过嚟点谋生?一手软一手硬咁洗太平地,就好似杀菜街咁想杀午夜墟。”

食环署职员每晚加强巡逻,令档主都不敢开档营业。(余睿菁摄)
欢姐直言食环近月经常到场清场,无停过,“唔系天赶人,就人赶人,想我哋点?”(余睿菁摄)

食环警方3个月内清场近60次 42人被检控由于上址有地摊对附近居民造成环境滋扰、阻塞公众地方、甚或环境卫生风险等,同时亦衍生治安问题。据了解,食环署方面,由今年6月1日起,与警方采取联合行动,每星期进行约五晚的打击无牌小贩摆卖及阻街。至8月23日期间,已进行59次,(即平均隔晚一次)。期间曾向违例人士共提出42宗检控、发出12张定额罚款通知书、36个口头警告及捡获小贩弃置物品297宗。

李大成认为区议员建议的用地,离地铁站甚远,无人流,摊贩难维生。(余睿菁摄)

在场放狗的街坊阿南指出,据他由爷爷口中得知,以前北河街街市未落成,多名商贩在场卖鱼,其后纺织业兴起,亦有摊贩在场卖布匹。及后排档成立,未领牌的,就在场摆摊至今。久而久之,现场已成为基层人士的生计所依,更是都市“环保平台”,他们把不少残旧衣物及杂货摆卖,在赚取微薄收入的同时,也满足基层街坊所需。“呢度唔理咩种族都好,都好融洽。”认为当局“无需要欺负弱势市民,佢哋都系揾两餐啫,但就日日驱赶佢哋。”据李大成表示,食环署近日已连续两晚到来清场,甚至四小时内扫荡三次,半月来上址摊贩数目减少,已减至三分之一左右。李大成担心,上址午夜墟如被取缔,成立平民墟,可能会是天秀墟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