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捉垃圾虫】全港46支镜头放边度? 铜锣湾每分钟50人入镜

撰文: 黄伟民 吕凝敏 梁铭康 赖俊杰
出版:更新:

近日铜锣湾百德新街街头出现一支神秘金属柱,柱上安装了两个“天眼”装置,食环署其后证实属署方设立的网络摄录机,全港多区共有46支,目前属试验性质,预计下月初开始试用,“天眼”用以监察市民乱抛垃圾、阻街、喂鸽等违法行为,以便佐证作出检控。惟装置令人关注是否会实时监控市民一举一动,有侵犯市民个人私隐之嫌,记者凌晨时分到访百德新街街头,发现早前金属柱身的警告字句已被移除。早上,有市民表示欢迎署方安装摄录镜头,认为对垃圾虫有阻吓作用。

在铜锣湾百德新街的镜头下,每小时多达2,000名市民会被摄录入镜。 (梁铭康摄)

曾贴上You can be KILLED!字句

铜锣湾恒隆中心对开近日伫立一条金属柱,由于柱上安装了两个摄录镜头,柱身的接驳位亦贴有英文警告字句“You can be KILLED if this product comes near electrical power lines(若此产品太接近电源线,你可能会因此死亡)”引起大众关注当局是否用来实时监控市民街头举动,惟该警告字句在凌晨时分已被人移除。

15分钟内逾500人入镜

设置摄录镜头的一段百德新街连接怡和街及记利佐治街,人流极多。据记者在场观察,接近中午时分,15分钟内有530人次经过,即每小时或可能有多达2,000人有机会成为食环署新设置两支镜头内的“主角”。记者再以署方安装天眼的相若的高度及角度摄录,一分钟内则有最少50人被拍摄入镜。

市民梁先生欢迎署方在百德新街设立网络摄录装置,认为有阻吓作用。 (梁铭康摄)

市民:影完都走咗啦!

市民李先生认为,装置难以有效杜绝“垃圾虫”,“影完都走咗啦”,他不担心该装置会侵犯个人私隐,“呢度咁多人行”。市民梁先生则欢迎署方在上址设立网络摄录装置,“都会有阻吓作用,好多人冇公德心乱扔垃圾”,他同样不担心个人私隐会被侵犯,“行得正企得正唔会惊,周街都系呢啲镜头啦”。

街坊以为监察空气质素

神秘摄录镜头亦引起郑女士与朋友讨论,起初她以为该装置用作监察空气质素,得知镜头将会用来监察“垃圾虫”后认为装置能起警惕作用。至于会否忧虑监控镜头会侵犯私隐,郑女士则认为“喺街无咩私隐”,“如果你喺条街度做埋啲好唔检点嘅嘢咁系你问题啫,呢度街嚟㗎嘛,唔系你屋企吖嘛”。

郑女士认为摄录镜头对“垃圾虫”能起警惕作用。 (梁铭康摄)

其实,食环署在2016年底展开为期半年的网络摄录机试验计划,先在中西区、深水埗区及元朗区共六个弃置垃圾黑点安装网络摄录机,希望有效遏止违例弃置垃圾行为。食环署表示,经过咨询各区区议会后,将有关计划推展至全港各区约80个弃置垃圾黑点,试行一年,在下周(6月6日)计划开展时,已有46个网络摄录机安装在各区,署方会派员监察这些目标黑点,因应实际情况适时改变安装摄录机的地点,加强执法成效。

署方强调是根据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发出的《闭路电视监察及使用航拍机指引》实施有关安排,包括在摄录范围内张贴告示。另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则表示,食环署未有就是次安装摄录装置的计划联络公署。

记者今早分别在部分署方列出的垃圾黑点巡查,发现该处已安装摄录装置,镜头均以黑色胶袋包著,暂未启用,部分摄录镜头附近有警告字句,表示该处为摄录系统的监察范围,惟大部分在附近工作的市民并未知悉摄录装置的作用。

尖沙咀黑点常弃置大型垃圾

其中在尖沙咀金巴利街工作的报档负责人表示,附近经常有人弃置大型垃圾,有居民曾因此作出投诉,“附近啲大厦自己都有装CCTV”,认为署方的摄录装置能起阻吓作用,惟其工作地方会成为拍摄范围,“梗系冇咁好啦成日咁样影住,啲人喺度做野都冇咁方便”。

油麻地菜档:货物会摆得整齐些

油麻地南京街同样有安装署方的摄录装置,在附近菜档工作的女职员曾女士表示不知摄录装置的作用,“我以为系录住啲学生放学,惊附近啲车开得太快,佢哋有危险”,当知悉装置为食环署用来捉“垃圾虫”及阻街商户后,她表示会将其菜档的货物摆得整齐些。

油麻地文昌街垃圾站

大角咀角祥街

旺角花墟道

尖沙咀金巴利街

深井龙如路垃圾站

旺角新填地街及南京街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