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箧弃尸・台湾直撃】双城突发采访记 台警人味浓愿现身说法
“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真理、正义存在?”台湾检察官的一句话,深深震撼了香港01记者。20岁港女潘晓颖在台被杀,尸体被弃荒野近月,原本正值桃李年华,转瞬却已撒手尘寰,不禁令人唏嘘。铁证如山的证据摆在眼前,但碍于港台的司法制度,涉案疑犯却仍无法引渡返台受审,正义无法彰显,亦无法还死者一个公道。记者为深入报道,幸有台警大开方便之门,将可提供的资料倾囊相告,让记者一步步接近事件真相。相反,记者在港却难以享受这“福利”,只能在旁敲侧击下,才能取得一些宝贵的资料。
港警披露案情相对简单 传媒等候回复需时长
在香港,前线警员办理案件,资料往往都要先上报,再经警察公共关系科(PPRB)统一发放,美其名为向公众提供可靠的资讯及保障私隐,但同时亦有审查、“扣料”之嫌,有碍公众知情权。我们在香港采访罪案,向在场办案的警员查询案情时,往往只能获得一句“问返PPRB”或“案件仍在调查中,无可奉告”等典型回复了事,令记者相当气馁。而一般透过警察公共关系科获得的回复,除了相对需时,内容都是相对简单,缺乏事件细节。
前线台警面对记者提问表现大方
但记者来台采访多日,当地最前线的警员却表现大方,面对记者的提问,甚少表现得左闪右避、仿似如临大敌。相反他们大多愿意将可提供的资料告知记者。当然警员在受访时,对较机密、涉及私隐或需要保护的资料会有清晰的界线,但例如在讲述办案过程、遇到的困难、如何发现疑点等,他们都会适度回应,没有打从一开始就拒记者于千里,否则报导中便很难出现第一个接触潘父的警员侯育仁、第一个发现疑点的邱圣展的故事了。
体制之下台警、检察官遮掩不住的“人味”
在与不同警员沟通时,气氛亦颇轻松,他们乐意讲述辨案时的心路历程,采访都相对顺利。另外我们亦与士林地方法院检察署的检察官进行访问,担任检察官多年的他,眼见这宗难以执法的罕见案例,同样道出‘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真理、正义存在’的感言,令我们真正感受到体制之下的那份“人味”。他们希望能早日抓到凶手,查出事件的真相,给死者家属一个交代!
知情权与传媒把关拿捏需有分寸
然而采访过程中,除了感受到传媒应有的知情权,亦体会到随之而来,应如何将资料把关的责任。案件于3月13日傍晚时份,最先由台湾传媒披露男疑犯于香港落网,并已向香港警方招认上月于台湾杀死女友后弃尸,随后案情于一夜之间急速发展,包括两人当时入住、疑为凶案现场的旅馆闭路电视片段曝光,其后疑犯向港警供出弃尸地点,收窄台警的搜索范围并成功寻回尸体,及死者父亲现身认尸等等。当晚起,港台传媒均铺天盖地报导案件,部分传媒将死者及疑犯的样貌、疑犯全名等资料公开。
公开外貌名称 或造成二次伤害
记者于事件曝光翌日到达台湾,并前往涉事旅馆了解,惟旅馆东主一知悉记者身分,拒绝受访兼即时要求记者离开。昨日旅馆发声明,指于事件中有传媒以怂动言辞报导,并公开旅馆外貌与名称,令其声誉及生意大受影响。事件令人反思报导者于报道真相、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同时,亦应顾及案中不同持分者的私稳,如旅店东主本着道德责住提供录影片段,反令旅店陷入危机,实非众人所愿;亦例如女死者的相片,被部分传媒在未经任何遮掩下刊登,做法或会对其家人造成二次伤害。引申至处理日常于本地发生的案件,报导者亦应时刻提醒自己在保护真相及私隐两者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