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郊野】“野人”爸爸御寒无难度 烧柴生火保暖 冻水沐浴
2018年首个冷锋降临,今日(9日)晚上市区最低气温约8度,新界再低两三度。当城市人忙于买肥牛“打边炉”,回家来一个畅快的热水浴,居于八乡郊野的素食者“野人”莫皓光及其家人,坚持实行环保信念,寒冬中使用冻水沐浴,其一岁多的儿子,如常以一张被褥御寒。野人认为,懂得劈柴生火,便是保暖的直接方法,直言在香港郊野展开顺应自然的生活,寒冬并不如想像中难过:“消暑比较难,避寒唔难,一年先冻得两日!”
“野人”莫皓光是自然教育组织“自然脉络”总干事,与妻子“阿牛”及一岁多的儿子“期仔”居住于元朗八乡乡郊的独立小屋,开放式厨房建于屋外,家园亦有农地耕作。在这个8.9度的下午,记者到访野人家中,他戴上帽子,正在厨房烧柴煲水。
“识得生火,响冬天唔会冻得去边㗎!”
平日他会把拾来的柴枝堆放在门口,方便拿来生火,野人直言:“识得生火,响冬天唔会冻得去边㗎!”对于由大学毕业起已搬到山边生活、开始“烧柴”生活的野人而言,起在寒冬中生火取暖,既可以直接感受到温度,也是重要的求生技能,这是他想传递给平日他带团参观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生的讯息。
为头部保暖 体力劳动助御寒
一家三口生活,野人指电费也不过是每月80至90元,强调他的原则能省则省,“唔系唔用!可以用少啲嘛。”踏入寒冬,他们也坚持用冻水沐浴。成为习惯后,其实“冻水浴”并非如城市人想像般难熬,健康也不会因此受影响。野人形容自己的感受指:“冲完热水凉,个身会冻嘅;冲完冻水凉,个身系热。”面对这两天气温急降,他笑指:“唔冲啰,咁冻!”相信寒流很快便会过去。
有些家长害怕孩子在寒冬中著凉,替他们送上暖包、暖炉。野人的一岁多儿子“期仔”,晚上独自入睡,盖的是一张足够御寒的被褥。野人指出,人体大量的热力都在头部散去,头部的保暖工作比一般人想像的重要。昨日起气温急降,大雨不便行山,于是他带儿子到室内的图书馆、体育馆活动,“唔落雨就行山,晒下太阳……用最简单方法避寒,郁多啲(体力劳动)。”
保暖素食好选择:薯仔
不少市民今日到街市买肥牛作火锅食材,认为鲜肉下肚可以有御寒的作用。一家食素的野人透露,其昨晚的晚餐有焗薯,马铃薯由村民所种,再配上自己种的香料。薯仔也带来饱肚感,可见食素者也可以有“简单又保暖”的食物选择。
气温低见5度根据资料,今早本港市区的气温普遍在8度左右,新界低至6度。大帽山最寒冷,跌至零下0.8度;天文台总部则录得今冬最低温7.9度。今日傍晚5时起,接近八乡的天文台石岗气象站,更显示温度低见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