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回顾.血汗三跑|千亿基建血泪交织 业界政府如何看待伤与殇

撰文: 邓海兴
出版:更新:

【大事回顾/2024年/工业意外】如果每发生一宗工业意外,等于敲响一下钟声;2024年的“工伤之钟”可谓响过不停。时光飞逝,耗时8年扩建的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Three Runway System,简称三跑),今年11月28日正式启用。此项2016年动工、斥资1,415亿元的庞大基建,辉煌背后却血泪交织。动工以来超过20宗事故,逾半数发生在2024年。

机管局向《香港01》透露,三跑项目的整体意外率,低过建筑业界4倍。惟“意外”不包括晕倒猝逝。未计多宗截肢保命的严重车祸,今年有4人魂断,当中3人是猝死。工伤、工殇,业界质疑机械事故频仍、甚或赶工变“催命符”。千亿“机”建过后,亦意味着漫长的维修之路展开;政府、承办商以至工人本身,又应该如何检讨改进?

2024年机场三跑多宗事故,有猝逝、有堕毙、有车祸;有年轻、有年老;亦有本地与外籍。不论男女老幼、不分国籍血统,均曾为这项千亿工程滴汗淌血,甚至赔上性命,家庭破碎。9月19日晕倒骤逝的姓蔡(52岁)钉板男工,遗下年迈母亲、中风妻子及刚投身社会的爱儿;遗孀伏在冰冷丈夫遗体上,泣不成声,令人心酸。

逃离死神魔掌的人,康复之路同样如坐针毡。 5月30日,一辆田螺车翻侧,姓丘(30岁)男司机被压至盆骨及脚部骨折,被困期间痛苦悲鸣:“唔得呀唔得呀!”仅仅三星期后,一名男工人又被挖泥机撞至严重受伤,右脚脚掌折断,血肉模糊、骨头外露。种种意外,触目惊心。

萧倩文:2宗车祸伤者均须截肢 身心饱受煎熬

工业伤亡权益会总干事萧倩文称,对多宗事故感到痛心,她坦言部份伤者重创,仍留医至今。其中6月被挖泥机撞伤的男工人、8月被挖泥机履带卡伤的女工,2人均须截肢保命,其中女工仍未出院。即使能离开冷冰的医院,伤者亦要长期服药,身心饱受煎熬。除了康复之路,更甚的是心理,“情绪好大影响,好反复,要食好多药!”加上另两宗1死1伤外劳事故,今年逾半数会方仍在跟进,包括接收善心人士捐款。

事故反映AI覆盖仍未全面 促四方面检讨改进

萧倩文留意到,今年三跑不少事故涉及机械,反映当局虽已尽力加装镜头、感应系统等“AI(人工智能)”技术,但覆盖未够全面,虽然此举不一定可达至“零意外”,但借此辅助能弥补“漏网之鱼”,如进入盲点或危险范围,机械能即时示警或停止,减低风险;当然最重要仍然是安全教育。即使三跑已正式启用,但零碎工程、日后维修属长远计,若事故频仍,无论政府、承建商、分判商,均应循是否“赶工”、安全措施、沟通管理及外劳培训,加以检讨及改进,以防再有惨剧发生。

周思杰:不应忽视天气及管理 工人要自觉:条命系自己

香港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周思杰则认为,政府投入庞大资金发展基建的同时,亦应投入更大资源保障工人安全。尽管工业事故与政府基建并非挂钩,但三跑项目今年事故的确特别多,亦有可能忽视了天气状况带来的猝死风险。另外,管理文化及工人自觉,亦与工业事故息息相关。尤其中层管理,对上接下的沟通是否妥善足够;工人本身亦是专业人士,理应有安全意识,如觉得施工场地有问题,“真系要出声,条命系自己,唔好惊怕麻烦!”他又指,地盘的“工具箱”训练值得推广,只是开工前简短提醒注意事项,但功效甚大。

外劳客死异乡 或因赶工变“催命符”?

此外,周思杰亦不排除赶工变成“催命符”。11月7日的堕毙工伤,由四川来港打工、客死异乡的姓王(37岁)男死者,遗下妻子儿女等家人。由于死者为外劳,因内地与香港法律有异,至今仍一直与相关部门或机构沟通,商讨赔偿细节,“佢(死者)系开夜𠮶阵跌落嚟,你话佢跌落嚟系自己唔小心、因为周边环境定系开夜因素,值得我哋去深思。”

机管局:8年累计3宗致命意外 整体意外率低建筑界4倍

机管局回复查询时表示,2016年项目动工至2024年11月,三跑道系统项目的每千名工人意外率为6.41,如以意外计算,累计的致命意外有3宗,包括2024年11月7日内地男工堕毙2020年6月30日钢缆击中工人1死1伤2019年8月12日推土机司机连人带车堕海。而根据劳工处公布的数字,2023年,香港建筑界每千名工人意外率为27.6。

机管局强调,三跑道系统项目是一项复杂的大型工程项目,涉及数以万计建筑工人。局方一直恪守最高的施工安全标准,每项工程开展之前,均会与承建商就主要高风险活动及相关风险作讨论,确保已妥善应对及处理所有已识别的风险。机管局亦会向所有工人提供安全简报会及训练,加强工人的安全意识;亦会定期于工地进行安全巡查,一旦发现或知悉有违施工安全指引的行为,会责成相关承建商跟进,并对违规行为处分,包括终止合约。

局方十分重视所有工业安全,就每宗工业意外,三跑道系统项目团队均会与承建商联合调查,查找成因及提出改善方案。双方亦会不时检讨,作出针对性的修正建议,并跟进承建商确保落实相关修正。机管局一直敦促承建商依据法定要求,对所有工业意外的伤者或死者家属进行赔偿;同时,亦与项目的雇员赔偿保险公司协调,以向伤者或死者家属提供适切跟进及协助。

▼ 2024年机场三跑地盘事故 ▼

2024年11月17日:一名姓王(37岁)、由内地河南来港的男工人,在机场三跑地盘工作期间,被夹于吊臂与天幕玻璃之间,胸口重创昏迷,由救护车送往北大屿山医院抢救。

2024年11月7日:机场T2客运廊地盘一名姓王(37岁)内地男工人从高处堕下,送往北大屿山医院抢救后,证实不治。

2024年9月30日:机场T2客运廊地盘支架拆卸工程失火,多名工人攀架逃生,有人不适赤膊躺卧待援,工友紧握其手陪伴。火警中,一名承建商工人吸入浓烟不适,清醒被送往北大屿山医院治理。

2024年9月19日:姓蔡(52岁)钉板男工人,在机场三跑地盘工作期间不适晕倒,由政府飞行服务队直升机协助送院抢救,惜返魂乏术。

2024年8月28日:一名姓冯(60岁)男工人,于机场三跑地盘晕倒昏迷,被送往北大屿山医院抢救后,终告不治。

2024年8月3日:机场三跑地盘一名姓黎(65岁)女信号员,工作期间遭挖泥机履带卡住左脚重创,在工友陪同下送院。工权会指,其左脚需要截肢。

2024年6月27日:一辆田螺车及一辆私家车在机场三跑地盘相撞,年约40岁的私家车司机颈部受伤,一度因车门不能打开而被困。机管局指,两名司机经治疗后均已出院。

2024年6月20日:一名姓陈男工人于机场三跑地盘进行燃油管铺设工程时,被挖泥机撞伤右脚,其右脚脚掌折断,血肉模糊、骨头外露。机场救援队伍赶抵现场急救后,伤者清醒送院治理。工权会透露,他须截肢保命。

2024年5月30日:机场三跑地盘一辆田螺车转弯时意外翻侧,压住30岁姓丘男司机。事主盆骨及脚骨折,清醒由救护车送往玛嘉烈医院。

2024年4月12日:机场二号客运大楼扩建地盘一名姓赵(32岁)男工人,遭铁支插伤左大腿,消防员赶抵剪去铁支末端,连人带铁支将事主送往玛嘉烈医院。

2024年2月5日:一名59岁菲律宾裔男工人,在机场二号客运大楼扩建工程项目工作期间,不适晕倒,由救护车送院抢救后不治。

▼ 历年机场三跑地盘其他事故 ▼

▼三跑工业意外过往报道▼

▼2024年大事回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