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回顾|内地客行山惨痛教训 三命丧异乡 专家吁勿尽信小红书

撰文: 黄煦致
出版:更新:

【2024年/大事回顾/小红书/行山意外】近年内地游客来港行山风气盛行,“小红书”铺天盖地推介的行山热点,更成为内地客一本电子攻略指南,但当中或埋藏“死亡陷阱”,把山径危险性过于轻描淡写,令他人陷于险地。今年便有3名内地人士,分别因在海边打卡被巨浪卷走、攀岩失足堕崖,不幸客死异乡;还有人在恶劣天气下行山被困、体力不继或身体不适等,需寻求攀山救援服务。

攀山专家指出,“小红书”等网络帖文不能尽信,行山受体能、装备及天气影响,需评估个人能力是否能够应付该路线。民间山岭拯救组织表示,目睹内地客悬崖边“打卡”,亦有内地女子穿裙及有踭鞋拐伤,他们只能不厌其烦地劝喻注意安危。

石澳有人堕海,1男1女昏迷不醒,送院抢救后不治。(资料图片)

今年1月,一名57岁内地女子在石澳大头洲打卡时突遭大浪卷入海中,其兄长及胞弟见状,立即双双跳落海救人,却不敌怒海,只有胞兄成功返上岸,最终酿成2死1伤。5月,一名37岁内地男子登狮子山,途至近狮头攀岩突然失足,跌落25米高堕崖,最终证实不治。

狮子山现场有警告牌,提醒登山者尽量不要上狮头;但游人仍然络绎不绝。(读者提供/资料图片)

恶劣天气下行山露营受困

另有2宗分别为被困及失踪案件,今年5月,11名内地客当中包括7名小童在万宜水库东坝,因风雨太大无法离开,需躲进公厕躲避,于是报警求助,警方其后证实众人安全。另一宗则是发生在6月,一行18人相约前往梅子林露营,惟其中6名内地客包括2名小童怀疑失踪,救援人员最终于荔枝窝一带寻回他们。

身体不适、体力不继需救援

5月12日,一名持双程证来港15岁女学生,偕友人于沙田大围针山远足期间,疑头晕不适,政府飞行服务队到场将她救起,并送往律敦治医院救治。今年10月,有内地网民在在小红书分享遇险经历,提到自己在国庆假期间,与友人到麦理浩径一、二段爬山,但由于错误估计距离加上物资准备不足,而且“途中没有任何自动售货机能够补充水源”,导致严重缺水,缺乏休息下体力和肌肉透支,“两条腿抽搐僵直无法移动”,只能倒在地上报警寻求救援,直指“感觉非常恐怖的1件事情,差点交代在麦理浩径了!”结果遭广大网民批评。

有帖文将今年发生堕崖致死意外的狮子山难度评为1星。(小红书截图)

渔护署在网站上列出“郊野公园曾发生致命及严重意外的高危地点”,当中包括狮子山山顶、飞鹅山自杀崖,而列出的部份地点更是“小红书”推介的行山热点,有帖文将今年发生堕崖致死意外的狮子山评为1星,难度为简单。除此之外,记者亦留意到,“小红书”帖文通常长篇大论介绍山岭景色、交通及郊游路线,却只寥寥几笔提醒行山人士山岭的险要之处或需携带的基本行山装备,更有帖文展示在悬崖峭壁的各种危险打卡动作。

部份帖文上方出现系统提醒的字句:“该地存在风险,请注意安全并遵守当地政策规定”,以提醒观看帖文的人。香港警察亦在石澳堕海意外后,在“小红书”发文提醒公众谨慎选择打卡地点,注意安全、量力而行,并要观察周边的警告牌,“警告区域不要去,是容易发生危险的地带”,“危险的卡咱还是不打!”另外,警方在狮子山堕崖意外的翌日,以“想让更多的徒步者知道徒步的危险”为题,发文提醒行山的危险及注意事项。

攀山专家钟建民表示,这十年间来港行山的内地客以倍数增长,而“小红书”虽作为内地客的行山向导,但要考虑个人能力:“问题系你相唔相信佢,跟唔跟到佢所写嘅嘢。”他认为,帖文不能一概而论,户外任何一个环境,就算看似容易的地方都有机会发生意外。他强调行山受体能、装备及天气影响,每个人的体能不一,携带的装备有区别,行山当日天气亦会影响行山的风险,例如炎热天气行山或会中暑,落雨行山路面湿滑易跣倒,岸边有时风平浪静有时大风浪,就算是同一路线,天气不同都会有很大影响。

钟建民提醒,切勿独自行山,“因为香港行山意外,有百分之50以上都系因为一个人行山。”(颜铭辉摄/资料图片)

他质疑,撰写帖文的人“写𠮶啲地方实质有无去过呢?”因此他认为不能尽信帖文,并需要自行消化,思考自己是否能够应付该路线,“人哋话畀你听𠮶度好玩,你就跟住佢哋好玩,变咗可能就咁样出事。”

对于香港政府针对来港旅客进行的宣传提醒的工作,钟建民坦言,提醒固然越多越好,惟因文化差异影响下,较难扭转内地客的思维,此过程实属不易,只能尽力推展,“你叫佢哋(内地客)睇你哋唔容易,内地有自己的社交媒体,宣传要做多啲可以,但唔好依赖晒呢样嘢。”

他认为内地客如不熟路应找人帮忙带路,建议可参加香港旅行队或与行山团体一同登山,又提醒行山前应进行资料搜集,行山时亦不应单靠电话指路,可带备地图。同时应穿上合适的鞋,例如行山鞋,穿著快干衫裤,带备背囊、急救包及足够水,亦应下载HKSOS应用程式,在需要时寻求本地协助。他提醒,切勿独自行山,“因为香港行山意外,有百分之五十以上都系因为一个人行山”,若不幸受伤亦无人能够施援。

专家吁勿独自行山

香港守望者服务团创办人Anson则表示,内地与香港行山分别颇大,内地行山径基本上“预备好晒条路畀你”,有些山岭甚至有扶手电梯,香港山岭则不同。近年内地登山客的人数增加不少,他们往往是“嚟到先去预备行山呢件事”,部份人会在上山前购买装备,例如背囊、行山鞋,但他亦曾目睹有女性穿著高踭鞋、男性穿著西装、西裤及皮鞋行山。

他指,组织定期会进行山岭巡逻,适时帮助有需要的登山客,并忆述曾在黄昏时段,与成员们在狮子山狮头下山途中,发现一名身穿裙子及有踭鞋的内地女子拐伤坐在一旁。其同行男子不懂急救,于是他们为该名女子进行包紥,并帮忙召救护车。

Anson曾目睹不少内地客危险打卡的情况,每次见状都会不辞烦劳地劝说。(王译扬摄/资料图片)

Anson亦曾目睹不少内地客危险打卡的情况,每次见状都会不厌其烦地劝说他们。他形容在狮子山狮头打卡的人“塞满弥敦道”,有些人甚至在狮肚打卡。他亦曾在千岛湖观景台目睹有人为调教一个拍照较美的角度,“好多时打卡为咗攞靓啲角度会行到好出,甚至明知𠮶个位,写明悬崖边好危险”,有人会用自拍杆拍照,但有人仅用单手扶着,另一只手则拿电话拍照。甚至在飞鹅山自杀崖,有人放下背囊或斜孭袋,“就爬出去就咁影”,更甚者做出高难度动作,但他强调“几fit都好,都有机会有闪失。”

Anson曾目睹不少内地客危险打卡的情况,每次见状都会不厌其烦地劝说他们。(小红书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