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码头百年报档】解构收纳哲学 报纸show到尽、点先唔阻街?
跟很多现代城市相比,香港公共空间匮乏,行人道也较为狭窄,空间使用时有矛盾。有一种行业,依赖街头生存。没有人流,就没有生计。他们的生存无可避免地占用了公共空间,而当人流愈来愈多,认为他们“阻街”的人也愈多。报纸档如何在狭缝中求生,如何与公共空间并存?
三代报档传人煲姐,自有一套收纳哲学,每天也花个多小时收档,靠慧心巧思缩减一半报档面积。看煲姐收档,如欣赏一场空间变形表演。收纳术固然高超,但当中亦见煲姐对社区的一份贴心。
个体户报纸档 日夜转look
著有《街边有档报纸档》的港大学社会学博士士庄玉惜曾形容,香港的报档就像一个“铁甲万能侠”。这说法并不夸张。要在面积仅9平方呎的报档内展示琳瑯满目的货品,考功夫也考智慧。由于报纸多在凌晨送到,有些报档因为东西太多、生计有困难等各种原因,索性廿四小时开档,省掉收拾的时间和气力。
会收档的报纸档,则是日间一个面孔,夜间一个面孔的“双面档”,所占面积与外形截然不同。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展示和储存最多物品,报贩需要有收纳、室内设计、及甚至建筑师的思维,自行以巧思奇想解决空间问题,可谓一种由香港独特空间所孕育的街头艺术。
三代从事报纸档的冯丽贞,人称煲姐,在尖沙咀天星码头做了五十多年报贩。每天下午三时许,煲姐便会准备收档。
第一招:一物多用
在煲姐的档口,每件物品都不容小觑,例如是几个看似送货用剩的胶箱,对煲姐来说起码有三个用途。这批胶箱本是牛奶公司用作盛牛奶用,被弃置垃圾房,但行家看到却想到用途,捡来自用。
摆档时,胶箱垫底,顶面作台,用来展示报纸,不知不觉间为档口扩大了营业面积。收档时,胶箱则发挥其原本用途——盛载。一个报档除了大量报纸杂志,还有各式商品如蒸馏水、打火机,又或工具如绳索、剪刀等,可统统塞进胶箱内;收档时,胶箱的通空设计,方便煲姐以铁链穿过,方便锁起整个档口。
第二招:草木皆兵
虽然广告商为报贩设计了报纸架,但其面积远不够报贩储物。报贩会自订或叫广告商订造各式铁柜用作储物。香港不时有报纸架被撬开爆窃,为保安全,煲姐每天都会用上十数个锁头,以铁链穿过报纸档最外围的胶架、椅子、展示架、手推车等……凡有洞的物件便穿过之,瞬间转为守护报纸档的盾牌。各种零碎松散的小物环环相扣,串连成一个紧锁的整体。如此,贼徒想爆窃也难。
第三招:俄罗斯方块式摄罅
像香港市区发展模式一样,由于报档“地皮”不大,便得垂直发展。平日用作展示报纸的矮椅子,收档时双双叠起,横放、直放,上面摆一块硬木板,又可再叠上胶架。将空隙都填满,像玩一场俄罗斯方块游戏。煲姐靠自己研究这个游戏必胜攻略:“平日坐在报纸档没事做,便会想想如何可以把它收好,慢慢才变成这样子。”
收纳背后:摆档不可以阻碍到别人
每天花上个多小时开档,收档也花个多小时,如此费时费力,除了因为煲姐是个体户,不能廿四小时看档,也是因为煲姐深信顾已及人的重要,务求在夜间让出最多空间:“摆档不可以阻碍到别人。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有空位便慢慢移好。最紧要没防碍到别人。有些‘失魂鱼’,走路不看路,只顾看手机,撞到便糟糕了,所以我便要慢慢收整齐。”
报纸杂志越来越多 报摊尺寸没变过?
在外国或内地,报纸档通常作凉亭状,有些呈四方形,面积与店舖相近,客人也可走进店内选报。相比之下,香港的报纸档狭小得多。它们依附街头摆档,一律只准占用9平方呎(6呎乘1.5呎)的空间,呎吋限制也不会因地区或街道情况而改变。这个标准沿用超过40年。有议员也曾称这标准“逼人阻街”,原因为何?
一份折叠的报纸约阔13.5吋、长11.5吋,与一张A3大小的纸张相约。如果在9平方呎的空间摆放报纸,仅能平放5份不同刊物。2011年,时任食环署职员会主席蔡俊华曾表示,理解报贩若紧遵法规, 难有空间做生意, “报纸杂志愈来愈多,数十年来报摊尺寸都没变,已跟不上时宜”。庄玉惜形容这规范为“猫捉老鼠”的格局,因为面积过小,根本难以展示商品,所以大部分报档都超额摆档,而政府就根据民情决定何时执法。
至今年4月,全港有413名固定摊位报贩及2名流动报贩。
食环署于2012、2013、2014、2015及2016年,就持牌报纸摊位小贩阻街情况,分别提出1142、778、774、592及570宗检控。
于2006至2011年,食环署平均一年提出1122宗检控,平均一个报贩一年遭检控两次。
摆档战术——进可攻 退可守
如此,在街头摆档的报纸档,便注定“阻街”,报贩只能自己随机应变,每天在制度边缘擦过。
报纸档整个结构多为非永久建筑物,报贩因应街道情况随时挪出、移动、收起;报纸档会按照时间、人流、甚至执行的可能性而改变档口面积及摆法。如遇上行家报讯,知道食环署最近有阻街检控,报档便会收起部分商品,缩小展示空间。
香港的报纸档,便是这样一种与融入公共空间,与周边持续磨合共生的流动建筑,也是在香港独特的时空和制度下孕育的街头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