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友教你睇英国皇室徽号认邮筒 全港第一个邮筒在哪?
香港邮筒之所以是现在的样子,答案在英国找到。英国第一个街头圆柱形邮筒立于1851年,当时投信口是直立的。后来苏格兰有出现过类似大酒樽邮筒、伯明翰也用过笛子型的邮筒。直至1864年才采用设计师彭福的柱形邮筒,并将此圆柱形命为“彭福邮筒”。1966年爱丁堡曾经有过六角型邮筒的设计,但是发现原来会“卡”住信件,于是又回复圆柱形。(相片由邮筒发烧友提供)
第一个邮筒很蚀本
香港的邮政服务始于1841年被英国占领那年。1878年才在文咸街设置第一个柱型邮筒,试验半年实在不太成功,半年只收到1645封信,收入不足以支付邮差薪金,所以半年后已迁往摩利臣街的船政厅,第二个邮筒设在西环七号警署,大概因为业务比较繁忙。1891年邮政一次过运入12个邮筒,大部分设置在山顶以及九龙码头。
六代君主六种邮筒
听邮筒发烧友教路,要看邮筒的分别,最先要懂得看邮筒上的君主徽号。英国邮筒多数会在筒身铸上在位君主的徽号,徽号通常以君主之拉丁文名称首个字母以及罗马数字组成代号,由英国第一个邮筒至今,英国经历维多利亚(Victoria Regina)、爱德华七世(Edward Rex VII)、佐治五世(George Rex、不附带罗马数字)、爱德华八世(Edward Rex VIII)、佐治六世(George Rex VI)及伊利莎白二世(Elizabeth Regina II)共六位君主的统治。其中爱德华八世在位时间最短,香港没有使用过为其制造的邮筒、邮票及货币;伊利莎白二世的徽号则附加圣爱德华皇冠。
九十年代,全港有两个VR年代的邮筒(编号21和25),一个位于东头村附近,另一个位于窝打老道近砵兰街,前者已被换走,后者现于历史博物馆内展出。爱德华七世的邮筒全港只有两个,一个本来位于半山麦当奴道(编号20),另一个位于荷里活道近文武庙(编号42),如今这些徽号这些君主全部消失或被掩盖了。
红色邮筒去边?
退役后的邮筒通常会送往邮局货仓静候发落。1996年和1997年有部份邮筒翻新后被拍卖——回归前,邮政署分两次拍卖,卖出14个圆柱形邮筒、19个灯柱形及4个嵌墙式邮筒,价格最高为佐治五世的圆柱邮筒,卖得5万元。其余有些储存备用,折旧的则被弃置。
资料来源:《邮历香江》、《香港邮筒的故事》、《漫谈香港邮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