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胜利】居民两年无间断抗争 加多近街临时花园终获保留 

撰文: 颜宁
出版:更新:

2015年,政府原本计划拆除坚尼地城的加多近街临时花园,并申请将原址改划成住宅用地。坚尼地城的居民于是自发组成守护“加园”联盟保卫公园,如在公园内野餐大会、中秋节举办“加好月圆”活动、在公园举行社区论坛等等。争取2年,终于成功——城规会于昨日正式否决政府将加多近街临时花园改划成住宅用途的申请,公园将维持作休憩用地。

位于坚尼地城20年的加多近街临时花园一直深受当区居民欢迎,公园亦是区内少有的休憩空间。(罗君豪摄)

得悉喜讯后,守护“加园”联盟成员黄健菁对于决定感到“好开心”,形容是“想像唔到”的决定;因为过去比较少见城规会否决政府的规划申请,“感觉(成功)机会低”。黄健菁早由2015年9、10月开始参与组织守护“加园”联盟,发起居民争取抗议,至今这场民间运动已有差不多2年。她直言“初初无谂住搞到几大,一搞就搞左2年,(当时)无谂到去到咁远。”

【临时之城】 政府拟拆临时公园建豪宅 坚尼地城居民“瞓身”力争不拆

位于坚尼地城20年的加多近街临时花园一直深受当区居民欢迎,公园亦是区内少有的休憩空间。2015年3月,发展局提出“坚尼地城西部土地用途检讨”修订方案,其中包括将加多近街临时公园拆除;政府称公园地底留有以往焚化炉的污染物,因此须拆除公园进行耗资11亿、为期7年的除污工程。

2015年3月,发展局提出“坚尼地城西部土地用途检讨”修订方案,其中包括将加多近街临时公园拆除(罗君豪摄)
争取2年,终于成功——城规会于昨日正式否决政府将加多近街临时花园改划成住宅用途的申请,公园将维持作休憩用地。(罗君豪摄)

民间的胜利 居民觉醒捍卫公园

政府称为除污而拆除公园,然而污染物的数据已是10多年前采集,被质疑一早过时。由于公园本是划作临时用途,政府计划改成住宅用地;顺理成章以除污之名清拆公园,再作起豪宅之用。

【坚尼地城】加多近街花园变公共健身室 珍惜西环绿肺的自由空气

这个公园本已是区内仅有的休憩用地,当时要面临拆卸除污再重建成豪宅的命运,黄健菁不认同这个规划,由“揾隔离大厦居民收集签名,咁样开始。”

她表示之前没有参加过类似组织,加上感觉政府近年的政策和规划与市民心中“距离好远”,所以就展开了这条守护家园的路。

联盟过去曾作出不同行动表达反对意见,曾经到过区议会,亦曾与政府部门开会;过去曾经在公园举办不同活动,如去年11月的社区论坛亦有政府部门出席。去年4月,同是西环居民、中西区区议员许智峰曾经在公园留守30日。他在公园举办电影《十年》放映会亦有“数以千计”的市民参与。许智峰指这些活动都反映公园受居民欢迎而且安全。

他对于城规会决定表示欢迎,认为城规会有充分听到居民意见,亦反映居民的理据合理。长远来说,许智峰认为公园应正名为“加多近街花园”,永久成为居民的休憩用地。

2016年的中秋节,守护加园联盟、西柚办公室、中西街坊合办“加好月圆”的活动。(罗君豪摄)

成功的原因? 许智峰:公民社会和议会合作

许智峰忆述,政府起初在区议会的态度是“非拆不可”,亦没有坦白公园会建成豪宅,单以除污为由,后来才由居民逐步揭发政府目的是为建住宅。

他认为今次成功的例子是“特殊的一次”,他指近年有不少“反盲抢地”、“反起插针楼”的运动,但是成功的例子却不多。他认为今次成功的原因是政府的理据说服力不足,不获城规会接纳;而且参与守护公园的街坊当中不少是中产、知识分子,有能力将资讯讲解给更多人知。另一特别之处,许智峰认为守护公园的组织与政党之间互信程度很高,结合公民社会和议会发挥最大的力量。

继续抗争 联盟关注东大屿计划影响

然而,将来坚尼地城还要面对东大屿都会发展计划带来的变化。发展计划将在大屿山和香港岛之间发展人工岛并连接两地;随著港珠澳大桥落成,大屿山将来会成为连接粤、港、澳三地交汇点。黄健菁估计将来大屿山连接港岛的“落脚点”将在域多利道公民村附近。届时坚尼地城将成为东大屿进入港岛的必经之地。

【临时之城】港九新界有乜临时公共设施? 一张地图话你知!

黄健菁指联盟将来都会继续关注发展对于区内的影响。她指政府现时未有透露发展详情,将来大桥确实在坚尼地城何处落脚仍然未知。她指在过去参与守护“加园”的过程中,运输署已曾经表示域多利道没有广阔的空间;将来东大屿都会预计有70万人口,黄健菁形容“只系经过都好多人,(交通)负荷完全系无可能。”

将来坚尼地城还要面对东大屿都会发展计划带来的变化。发展计划将在大屿山和香港岛之间发展人工岛并连接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