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矿场.二】矿村山上自成一国 大人办市集 小孩自制娱乐
五、六十年代,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聚集在马鞍山村上当矿工,在最高峰时期的五十年代初,连同家属、矿村共住了5,000人。他们的前因各异,却同样是无处可去,为了生活而定居在此。这里当时几乎与世隔绝、出九龙动辄要花上一、两小时,山上的小孩除了上学,是否只能呆在山上?
事实上,那个年头的小孩,更愿意花心思、动脑筋去玩。6岁时住进马鞍山村的郑瑞娥说,那时小孩玩的掷仙、跳飞机、跳橡筋绳,都是就地取材、信手拈来的玩意。整个山头就是他们的游乐场,上山下水,就是他们寻常的课余活动。
郑瑞娥、郑瑞清两姊妹1958年与家人一起搬进矿村,1969年离开时,姐姐也才不过17岁。最高峰时期,这个山头上住了5,000人,现时仅余下80多户、约200名村民,村内不少房屋已荒废日久、只剩一堆颓垣败瓦;有些地方甚至已杂草丛生,看不出居住的痕迹。
姐姐细数村民小店 妹妹难忘跛脚伯伯烧饼
姊妹俩重回矿村,走进一条宁静的小巷,那边现时还有两、三户人家。郑瑞娥说,这是昔日村内最繁忙的小路。村民每天早上,均会在路的两旁摆卖自行种植的菜、饲养的家禽等。她指着一个个现时长满了草的路边空间,解释着这个位置曾经是菜档;那边有一张肉台,从前会有人卖新鲜猪肉;有时有人会从山下取鱼回来卖,但一般都不太新鲜。
虽然当时马鞍山交通不便,村内所卖的总算齐全,村民能自给自足。偶尔有外来人担菜上山售卖,也是抢手货。早上的摊档在九时前必定被扫光,迟了起床的主妇,当天或要“挨罐头”。
妹妹郑瑞清自言记性差,加上当时年纪小,很多事她都忘了。唯独走到这条小巷时,她指着一栋房子的门前空间,兴奋地说:“呢一档以前卖啲烧饼好好食㗎!”老板本来也是矿工,后来一只脚不能走了,遂改为开店做烧饼。两姊妹你一言我一语,随即回味起烧饼的滋味。
【马鞍山矿场.一】93岁国民党军人逃难来港 2元日薪采矿险送命
看电视打麻将发展成“生意”
小巷走到后段,郑瑞娥指着眼前一栋两层高房子,说这就是她们一家的旧居。那时地下用作开士多,间中会招待街坊来店开几台打麻将,消闲之余又可以“抽水”增加收入。她还记得那时睡在楼上,被麻将声吵醒便会骂人,村民闻言都会大喊:“大小姐又发脾气喇!”
将消闲发展成“生意”的不独是她们一家,就像她们的邻居,是村内唯一一户拥有电视机的人家。小孩想看电视,名义上是免费,但实际要花一毫子买邻居的自制啫喱杯才能“入场”。姊妹俩解释,一毫子在六十年代不是小数目,她们都是间中才舍得进去看电视。
也有一大堆免费的娱乐,村内的成年人、长者爱玩啤牌、十五胡、打麻将等;小孩则喜欢跳飞机、抓子、掷仙等。有时,村内的妇女又会一起做茶粿、沙河粉。整座马鞍山也是他们的游乐场,天气好时,小孩会结伴上山摘山黏果吃,夏天又会跳进山溪游泳。郑瑞娥又记得,村内有一家士多有收音机,每逢中午时份,商台会播放广播剧“雷克探案”:“接近𠮶个时候,大家就会侧侧地身,企喺士多出面听收音机。”
两大教会免费办学 支撑村民度苦日子
虽说借用场地打麻将、看电视要收费,这个山头上的人毕竟长期互相依靠,比起外间还是紧密得多。郑瑞娥说,村民几乎日夜都不锁门:“有时想揾个人,行出门口大声嗌,𠮶个人就会走出来。”1969年搬离马鞍山村后便住进大厦,邻居见面,也甚少打招呼。
矿工工资低微、工作却高危,部分为养活家人,承受很大压力,日子一般都过得很苦。那时除了会赊货给工人的大公洋行外,山上两家教会,及他们所营办的两间小学——天主教的圣若瑟小学校及基督教的信义学校,亦协助矿村村民渡过了不少艰难的日子。
《马鞍山风物志:鞍山岁月》一书指出,这两间学校提供完全免费教育:书本由书局和教会捐赠,文具由教会提供;早餐有牛奶、面包、芝士,由修女派发;甚至衣服和鞋子都是由修女裁制,或向山上的工厂张罗回来。校内因为学生及资源不多,有时候会几个年级一起上课,但郑瑞娥说,课程与一般小学无异。不过有村民会根据每个学期哪家小学派的物资较丰富,便为子女转学到该校,所以有些小孩会不断在两家小学间转校。
除了马鞍山矿场外,香港仍有大大小小约60个矿场,埋藏着不同的矿产,现时已全部停止开采,但当中有多少有被保育活化,多少荒废几十年,留下的只有危机处处、或是诡异的传闻?请继续留意矿业兴衰系列的其他报道。
如有兴趣了解更多马鞍山村、矿场等昔日面貌,可报名参加以下活动:
“鞍山旮旯墟”
日期:2017年4月22日
时间:10:30至17:00
地点:鞍山探索馆(马鞍山村上村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