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惊恐症无先兆发病 无法乘车恐惧上班:一出门就预计有反应

撰文: 莫家文
出版:更新:

“当我感觉受压迫时,会突然喺车厢抖唔到气,好似有人从后箍住你咁,吸气好辛苦好慢…返工与同事食饭发作,未食第一啖已经想走。”艺人李珊珊及余文乐曾经在IG分享惊恐症发作时的经历,但该症并非只是名人专利。有90后基层青年约2年前出现晕车浪、气促、肌肉僵硬等惊慌突袭(panic attack)先兆,由避搭巴士、地铁、的士以至步行返家,甚至害怕出门上班,其后获社工转介加入新生精神康复会支援计划,经覆诊后稳定病情,回归正常生活步伐。新生会称计划为700名合资格精神病患者提供私人专科资助名额,冀让患者在轮候公院精神科期间,及时获得适切治疗。

惊恐症发作无法乘坐交通工具 余文乐、李珊珊同患此病

现年30岁的惊恐症患者吕先生,由出生至长大毫无征兆,直至2020年12月底他偕母亲乘搭巴士往粉岭探亲一次车程中,突然在车厢出现晕车浪、无法呼吸、身体僵硬等身体应急性反应,乘客愈多人声愈嘈杂,反应愈加剧烈,当他以为只会是乘搭巴士才会出现身体不适,惟惊慌突袭(panic attack)不断蔓延至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才令他察觉身心出现问题。“有一次喺荃湾做义工派饭,回程搭地铁返调景岭,我突然觉得抖唔到气,每个站要由列车行返出去(月台)停一停抖10零分钟,1个钟车程变4个钟先返到屋企。”

艺人余文乐曾在IG动态分享乘搭飞机途中“很害怕,然后手脚发麻,呼吸不了,我感觉快要死。”的惊恐症复发经历,然而吕先生想不到在他身上同样发生,反应比他更为激化。病情严重的时期,他由出门一刻,已预期在不同环境及场合出现症状,“返工与同事食饭时发作,喉咙好似卡住咗,未食第一啖已经想走…试过喺宝琳放工返屋企,连地铁唔敢坐,要步行返调景岭。”他曾向政府门诊、普通科私人医生屡次求医,验血诊断不出病因,改而计划向精神科专科医生查询,获回复首次诊金连药费高达4,500元,疫下只有1.4万元收入兼供养母亲的他来说,是一项沉重经济负担,最终他因昂贵诊金而却步。

至去年6月,他先后求助家福会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并排期公立医院精神专科服务,大约1个月后获转介至新生精神康复会“精神科医疗资助及社区支援计划”,经社工评估后同年8月会见精神科医生,服药及进行心理辅导,成功衔接公立医院精神专科服务,重归正常生活步伐及工作。“回复返八、九成身体状态,搭巴士去粉岭会有少少紧张,但至少唔会再头晕同抖唔到气,医生会教你学会适应,与症状共存,就当佢系一个距离(你)好远的朋友。”

有一次喺荃湾做义工派饭,回程搭地铁返调景岭,我突然觉得抖唔到气,每个站要由列车行返出去(月台)停一停抖10零分钟,1个钟车程变4个钟先返到屋企。
90后惊恐症患者吕先生

精神科医生:症状愈拖愈长 严重影响社交生活

计划指定精神科专科医生韩敬谦透露,以吕先生个案分析,若惊恐症状愈拖愈长,病征会愈来愈明显,对社交人际关系及日常生活均带来严重影响,就如艺人李珊珊患上广场惊恐症后,因对人多挤迫地方产生恐惧,已预期无法出门重过常人生活,有必要及早治疗。他指惊恐症可透过控制脑内血清素或短期镇静剂等药物,缓减症状带来身体的强烈不适感,亦可以与临床心理学家倾诉,尝试找出诱发病因,再透过深呼吸放松或其他视角分析处事态度等模式,达致心理治疗效果。

新生精神康复会督导主任林铭伟表示,有关计划由周大福医疗基金、傅德荫基金、施永青基金赞助,合共提供700个精神病患者名额,当中490个为儿童精神病患者,其余210个提供予18岁以上成年患者,合资格人士可接受一年最多12次的150元优惠诊金或全免资助私人精神科医疗服务,视乎家庭入息上限而厘定,最快两星期内会见社工及提交完备申请资料,便可即时转介。

+6

新生会支援计划为患者提供700个私人精神科资助名额

他指现时公立医院精神科服务轮候时间由数月至两年不等,精神科需求愈来愈大,尤以成年人最为迫切,计划由去年1月开始至今,今年上半年接受56宗成年患者个案申请,较去年上半年的36宗,高出55%,当中一半为抑郁症患者,15%为焦虑症,亦有9%为焦虑及抑郁双重症状患者,期望计划在今年12月结束后,续有机构赞助而获得延续,让更多病人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