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湾变迁.下】酒店旅行团手信店进驻 5分钟车程塞1个钟
近日田湾商场改建成国际学校,被网民指无视居民需要。但原来除了商场变学校,本属于居民的小店和街道,原来也变成了旅客天堂。而且区内一直缺乏休憩场地,足球场只得1个,本身巴士班次不稳,又因旅游巴进占而造成挤塞。规划不善加上发展失衡,住了在田湾18年的Claudia却仍然说不会离开。
摄影:吴钟坤
街坊小店变手信店海味店 旅客挤满街
一个人口不过18000人的地区,2006年至2008年竟相继落成3间酒店,每天进驻大批旅客,对此区的交通、居民生活带来影响。本来做街坊生意的茶楼,渐渐转为专做团餐,旅客包括内地和韩国人。原来斜坡以下也有同样情况,更冒出了许多莫名其妙的店,如首饰店、海味店,全是为旅客而设的手信舖,旅客更常常挤满整条路。访问当天一群旅客从斜坡走下来,“真的很吓人。”居民Claudia说。“要不断闪过他们。”
她更发现手信店会搬来搬去,有次看见首饰店关闭了,以为田湾终于可以回到只有街坊小店的日子,谁知一转弯,吓然发现首饰店开在另一角。后来首饰店原有的位置,开了一家叫“老香港”的海味店。“区内的舖位已被手信店租得七七八八了,商场关闭商店搬了下来后更少空舖,就算有人有心开店做街坊生意,也没有位置。”她说。而且,田生地产更在区内收楼,现已有一幢私楼即将落成。
街市同冷清 种类少无牛肉 交通因旅游巴更挤塞
区内的街市,更因2008年政府推出自愿退还活鸡贩卖牌照,活鸡档渐少,街市变得冷清。“连牛肉档都没有,如果要买还要出香港仔。”Claudia无奈地说。多年来区内也只有1间面包店,近年才开了多1间,意味着有约17400人的田湾,每8700人要共享1个面包店。舖位渐少下,要有多几间民生小店,似乎也有难度。
这10年来,一架架旅游巴驶去驶来,因酒店当初没有预留停车位置,旅游巴总是随意停泊,酒店门外2条行车线长期被占去1条。“试过在家楼下搭小巴,可以1个钟才去到香港仔,平日5分钟就到。”她说。“现在在家里突然听到出面‘咇咇’声,就知道又塞车了。”
这时她就知道不可以坐家楼下的巴士,要走10分钟、再上落天桥,到大马路乘车才可以避过挤塞。然而长者却因行动不便,没有选择。当区区议员陈富明指,以前商场酒楼做团餐时更为挤塞,现在已改善,又指已要求警方加派警力疏导。
挤塞更令巴士经常误点,严重时1小时也等不到1班车,另因大多小巴路线都从香港仔开出,到达时位置已不多,有时还要预留位置给华贵邨的人,另有巴士有位也“飞站”。Claudia还听说之后某些路线会减班次。访问当天她不断数说哪些路线要在大马路坐,哪些在家楼下可以,77、31、43m、107、48、970……一连串令人茫然的数字,却是她计算如何最快逃出这区的密码。
居民:爱田湾环境 恨发展失衡
然而Claudia却不打算搬离这区:“我对田湾是又爱又恨,这里环境好,近山,很容易见到很多树,不是石屎森林,只是它不好的规划影响着整个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她见东涌、天水围、深水埗都出现墟市,也有想过田湾有没有可能仿傚。“但这里只有一个很小的圆形空地,有个喷水池,但自从它喷出的水量减少,就如一潭死水,夏天很多蚊,又不多树荫。”平日根本没人会在那里。
“区内的设施其实很少,只得一个很小的足球场,又不就脚,(旁边的)华贵邨也有图书馆。”田湾邨内更只有无网的羽毛球场、无网的乒乓波台、1个篮球场,和几个弹簧马、一个秋千。
看著配套不足、发展失衡的社区,Claudia说,“有时会有些灰心,但未去到最后一刻,不知道将来会否有什么事情可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