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站不是垃圾站!元朗街坊亲手改造 变社区资源回收中心
市民于2019年起,将需要为垃圾缴费,但香港人的减废意识会否因此提升呢?每经过垃圾站,人们总是掩鼻而过,步履份外小心,生怕会踩到污水秽物。元朗就有一个街坊自发的“垃圾站”,街坊经过不但没“鸡飞狗走”,还伫足停留,从“垃圾堆”中拣走物资。甲之砒霜,乙之熊掌,如果一方没用的物资,另一方有用,便不再是垃圾,亦可减废。可惜大量物资未有机会重生,就被丢进堆填区。民间大胆提出:将每区的食环垃圾站,改造成资源回收中心,可以吗?
垃圾其实不是垃圾? 二手交换、资源回收的可能
环保署于2013年推行“绿在区区”先导计划,委聘非牟利团体营办,推广环保教育及协助社区回收物料,但曾被批评选址偏远及回收量少。例如“绿在沙田”一年回收物约300公吨,但据环保署资料,香港人平均每日弃置6464公吨家居废物,平均每区每日已弃置359公吨废物,亦即“绿在区区”一年回收量,不及一区一日弃置的家居废物量。“绿在区区”2014年扩展计划至全港18区,预算总工程开支达4亿元,而已落实的四个“绿在区区”营运一年半已花1200万费。
有市民不满政府处理废物方式,自发搞低成本资源回收站,两个月来每逢星期六下午,在元朗凤悠北街休憩处旁的空地收集市民物资回收。
这个行动名为“不是垃圾站”,突出“垃圾”模糊又相对的定义:若一方弃置的物资,对另一方有用,还算垃圾吗?背后搞手是由2012年创立的民间二手物品分享平台“Oh Yes It’s Free”连结起来的市民,以及立法会议员朱凯廸。团体提出其实垃圾站可以是资源回收站。
“不是垃圾站”现场除了收集物资,搞环保工作坊,亦任由街坊取二手物回家。义工亦会将垃圾分类,如分金属、玻璃、纸材、电子废物、“真垃圾”,当中胶类又分发泡胶、杂胶等。垃圾分类后,街坊会将可回收的物品运到回收商地点,运费由立法会议员朱凯廸支付。未送出的物资,侧储在“迷你仓”,下星期再拿出来;有时物资太多,街坊甚至要带回家、亦试过放在车尾箱,翌日再拿到元朗另一地方搞“快闪”活动,送出物资。之于不能回收的“真垃圾”,就需要拿去堆填区。他们试过两小时间,收到120公斤可以回收的物资,当中只有6公斤是不能回收的“真垃圾”。
“垃圾”也有人争 街坊作调解员
活动发起人之一Maria指,香港生活富庶,很多丢出来的物资都是全新的,例如她现在随身携带的行程簿,便是从活动间发掘到的“宝藏”。日清则每天带备旧玻璃樽作水瓶之用,没有特意买一个新水瓶。
虽然丢出来东西的对弃置者来说是“废物”,但对很多街坊却是“宝”。活动每次举办两小时,但都可吸引数百人参与,更试过发生矛盾和冲突。Maria说,有外佣一次过带走数以十件东西,曾引发本地人不满又向他们投诉:“她们拿太多了吧!”义工们向外佣了解过,才知道:“原来她心里也已想好,这件给朋友,那件给亲威。那可能是关乎她整个家族的需要!”街坊就如中间人或调和者,了解过后,跟街坊解释,有时甚至会作资源分配:“不如你要一件,她要一件,好吗?”
发起人:垃圾站为何不可以改造?
计划发起人之一日青说,“不是垃圾站”的发起目的之一是展现垃圾站的不同可能性。她质疑与其大花金钱搞新的垃圾站,为何不好好改装现有的食环垃圾站,例如将垃圾站增建:“垃圾站不一定只有一层。警局那么多年来,都有单层增至十多廿层,为何垃圾站反而没增建过?”
计划的发起人之一朱凯廸指,其实很多最有创意、最厉害的改变,都未必在立法会发生,而是在小镇、小村落:“现时很多政党视社区为地区‘桩脚’之用,区议员就是负责做量血压类的‘厌恶性工作’,但其实社区可以蕴酿很多有意思的行动。”他寄望各区都有街坊自发做类似的资料回收站,只要有一群稳定的“民主斗士”,每星期在同样地点出现、在街道找对位置(例如避免康文署或有保安的地段),区区也可以有各自特色的民间资源回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