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行人专用区的小剧场:行人、水货客、商户在想什么?
小四那年,做水电工程的爸爸在上水新功街开了家120呎的店,间中接一些小工程、卖家居水电用品。还记得开张那天,妈妈环顾小店,笑说我爸是劳碌命,一天没工作就会浑身不自在。开了这家店,日后他老了,没气力做工程了,也能卖东西消磨日子。
我偶尔也会在店里打混,写功课写到原子笔没墨水了,便到街口的中辉书局买;饿了,妈妈给我几块钱,就去隔几家店的珍香饼家买出炉面包当下午茶。
后来新康、新功两条街道被划成部分时间行人专用区,周日街头上偶尔有人载歌载舞。2003年,香港向内地旅客开放“自由行”;09年,深圳实施“一签多行”,伴随而来的,是上水区愈来愈多的水货客、和他们接头的水货店,及迎合游客需要而生的满街药房、杂货店。
一个十年,已够一条街改头换面。2013年,连同我爸在内、这街道上几家小店都不获续租,连讨论加租多少的余地都没有,这家店最终没能陪他变老。后来才知道,本来以6,000元月租给我爸的店,结业后转租了给水货店,月租盛惠38,000元。
在Google Map上搜寻新功街的街道实景图,显示的是2011年拍的照片。那时街道上有印刷舖、香烛店、面包饼家、灯饰店等;现时再次踏足新功街,这里已是不一样的光景——药妆、杂货店等占据了街道,实景图上的店,都已不复存在。
小店因被加租而逐一消失,部分店舖如药妆、粮油杂货店等,却因应时代而愈做愈兴旺。哪些店舖应减少,哪些应保留;谁人又有权使用、该怎么使用街道,这场商户、居民与水货客之间的角力,每天都在这个小社区上演。
前水货客:有时喺条街摊晒啲嘢喺度,都几阻住
日间时分过来新功街一带,会看到不时有货车驶进停泊,工人忙于上落货;街头总有三五个水货客在候命,货派到手,便就地打开行李箱,俐落地将各式护肤品、粮油杂货等砌进去。
在街上等开工、执货,阿洛曾经也是一份子。约于两年前,他也曾过着日间走水货、晚上任职通宵更便利店员的日子。那时他主要带运电子零件过关,每天下午3时许在上水一带等待派货,收货后将货物放进行李箧整理好后便出发,在关口交货后随即收钱。
阿洛说,有时货品太多,看不清楚途人,也试过手推车撞到别人;水货客们大多一批人聚集,或坐在楼梯间、或在通道执货,有时收拾好货物离去,纸箱、包装胶纸等垃圾却丢在原地。他们也曾收过行人或商户投诉,被指阻街,只好搬到另一个位置整理货物。
做水货客的那几个月,感到不受行人欢迎,阿洛说,事实上自己对水货客的印象亦较负面,总觉得是在钻法律漏洞,最终只做了数个月便没再做。而且同样作为北区居民,看到水货客在街上将物品摊开,亦了解行人的感受:“咁真系会阻到嘅,因为我哋唔系一两个,系有几十档嘅人喺度。”但他认为,同是街道使用者,仍希望不同人在街头可以有秩序地共存:“最紧要大家肯合作,唔会话边个恶晒。”
改衣店婆婆:净系水货已经抹煞咗上水好多嘢
“净系水货已经抹煞咗上水好多嘢,所有旧舖都无晒。”说这话时,萧姑娘的语气就如她店内的气氛般平静,店门外,是几个人蹲在地上,将一袋袋刚从隔邻粮油杂货店买来的食品,整齐放进行李箧内。她说,这个时段仍不是最严重,下午会有更多人聚集在店门外。
37年前从深水埗搬来上水,萧姑娘说那时很爱这个地方,因为从前这里很有乡村气息、很好住。年轻时曾在纺织厂做车衣女工,年纪大了,遂在10多年前,在新功街租用一个楼梯底空间开店,专门替人改衣。
每天由彩蒲苑住所步行到新功街上班,那15分钟的路程,过去她总是观察沿路风景人情,现时却“日日俾人撞死”。店门外长期有人聚集执货,问她会觉得困扰吗?萧姑娘说,水货客的确经常“激到我摊摊腰”,客人有时也会向她投诉:“点样行入来呀?成街都系水货,都唔想行入来。”骂、驱赶,她也不是没试过,但上午大动干戈过后,执货的人下午又聚集:“你闹得几多个?无谓激到自己。”面对社区近年来的变化,由稍觉不妥,到不满抗议,甚至有人选择去光复,还是没能改变丁点状况,伴随着巨大无力感而来的,或许就只剩下上水人的沉默。
民生小店逐一消失
在自由市场之下,石湖墟街头近年不时上演着汰弱留强,负担不起连年加租的小店逐一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式一样的药妆、水货店:“睇唔到以前旧上水个景象,虽然社会进步,人系要跟随个社会进步,但旧嘅野都唔可以全部抹煞。适量保存民生系好啲。连民生的小意识都无埋,你叫小市民点活?”
访问约于4个月前进行,萧姑娘那时向我数算着,在她开店时至今、新功街上仍存在的店舖,只余下约三间。到今天,隔邻那家经常和她“打牙骹”的茶叶老店已结业,换成了连锁药店;67岁的萧姑娘亦已将改衣店顶让给另一街坊,自己正式退休。
鞋店老板:投资错误,应该卖药
“当时有班商会同民建联嘅人问我‘一齐搞旺条街好唔好’,呢条街以前好静㗎,我梗系话‘好呀,我支持你!’”踏进新康街的第一家店,便是老板的鞋店,专门售卖工业用鞋、健康皮鞋等,做的都是街坊生意。鞋店在2001年开业,正好见证行人专用区的启用,那时周日街上有歌舞表演,鞋店还负责供电。
“而家条街啲舖其实唔系卖香港人想买嘅嘢,全部都系水货店。”说罢,老板指了指对面街头、那好几家店内外都挤满拖箧客人的零食店、药妆店。他说时需提高声量,才不致被对面药妆店所播放着的广场舞歌曲盖过声浪。
说起上水,正在店内试鞋的街坊还会你一言,我一语加入讨论。有街坊边对我说:“而家上水唔住得㗎喇。”又不忘对老板说笑:“其实多咗水货客都好,会多咗本地人入来买钢头鞋着,费事俾箧辘到脚。”后来,老板亦加入自嘲:“当初投资错误啦,应该卖药。”
老板说,这条街近年确实被“搞旺”了,他的生意却没太大得益,随之而来的是租金由起初的2万元、加至现时的10万元。他说每天要卖出大约1,000对鞋,才能维持收支平衡。若租金再加,他便干脆将鞋店结业。
行人专用区计划自2000年起在各区实施,至今已16年。政府当初在各区划出行人专用区的目的是甚么?事隔16年后,又是否能实践原意、发挥其功能?请留意有关上水的另一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