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婚姻】街头婚礼巷尾宴客 让所有人看见同志的爱情
婚姻平权大平台总召集人吕欣洁可算是台湾同志平权运动的标志人物。两年前,她由社会运动者变成政治人物--以社会民主党籍参选立法委员选举,希望走进议会有更大的发言权。虽然最终落败,但选举出乎意料地,成为她与爸爸沟通的一条桥。她自言,更有能力的大有人在,只因自己没有出柜的压力才常常上电视。其实也不然,两年前,她决定跟伴侣陈凌结婚,邀请爸爸喝喜酒时,爸爸却说:“我没空,我要打球”,她没好气地说:“你每个星期都去打球呀,为什么这个星期一定要去呢?”,爸爸坚决地答:“我两个月前就约好,我要打球。”女儿人生大事,“前世的情人”没能见证,她当然难过,“但我这样理解,他有自己的tempo(节奏),用他的方式去爱,不是不支持,不是不爱我。”大概每个同志的出柜之路也差不多,一盘子泪滴滴落,点点愁。
吕欣洁跟家人的关系一直很好,无所不谈,除了性向。15年前,因为妈妈想介绍吕欣洁的学姐给她的哥哥认识,她才顺势说:“不行呀,学姐有喜欢的人。”,妈妈说:“男未婚,女未嫁,认识一下当朋友有什么关系。”说下去,才知道学姐的女朋友就是自己的女儿。
出柜后妈妈担心:“会不会得爱滋病”
“当时台湾看待同志还不是那么开明。出柜后我跟妈几个月没有谈这议题,每次跟她谈,她就比较defensive(防卫的),说这事情不要再跟她说。之后她第一个问我的问题,是我会不会得爱滋病,又问,同学和老师会不会讨厌我。”
她与家人因为性向有过无数冲突,有时她因为工作要上电视,妈妈就会发狂,她扯高音调模仿妈妈说话:“你不是答应过我不上电视吗?你觉得这事很骄傲吗?必须跟全世界的人讲吗?不说你会死吗?我就说,对,不说我会死。”
已逝妹妹:“妳好奇怪,但我还是爱妳”
因家人反对,出柜的同志大概有两种结果:一是借上大学、工作出走,二是一家人当没事发生,不表示认同,也不表示反对,“只眼开只眼闭”。但吕欣洁没法离家出走,因为她有一个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妹妹吕欣宜。19岁出柜那年,她得不到太多祝福,只有欣宜说:“妳好奇怪,但我还是爱妳”。她要留下来照顾爱妹。
欣宜几年前走毕了短暂的生命,吕欣洁感谢妹妹让她这段彩虹路走得不孤单,“每次跟妈妈因为这事情(性向)有争执,妹妹都跑来说:‘你不要再跟姐姐吵架!’,又跟我说:‘你不要跟妈妈吵架!’。我每次谈恋爱都会先介绍给妹妹认识,我妹又会跑去跟爸爸妈妈说,我们找姐姐的谁来吃饭,爸妈都不会拒绝。吃饭时,又是我妹一股劲儿跟我女朋友聊天。我回想也很感谢她,可能因为她没有社会化,想干嘛就干嘛。”
爸爸:“我女儿的工作是去演讲”
至于爸爸,就难搞了。她的爸爸像大部分人的爸爸一样,像CD-ROM(光碟盘),只读不回。对于吕欣洁的性向,他从不愿意正面回应。她爸爸在金融界当主管,社会地位比较高,所以更在意别人的想法。他以前从来不知道跟朋友说女儿在干嘛,只说:“我女儿的工作是去演讲。”同志咨询热线的工作难以启齿,选举倒成了铁汉的一扇窗,吕欣洁说:“台湾人非常喜欢选举,所以有多一点的话题。他有参加扶轮社的团体,找了前辈跟我交流选举的事情;又带我见他朋友募款,当然因为跟他朋友募款比较多啦(奸笑),我朋友都没有什么钱,都是清贫族,两三万、三四万薪水,捐一千元给我就不错。很有趣,长辈全都知道我是同志,但通通不提,只会说支持年轻人参政。我比较圆滑,说到理念会说长期服务(长者照顾)、社会福利和政治改革,最后才说性别平等理念。”爸爸过去从来没有出现任何同志集会,但近年的婚姻平权活动中,他都有来拍下女儿演讲的样子,每早也成了“新闻转发机”,给她传上很多平权的新闻。
吕欣洁还因著选举,办了一场“政治婚姻”——在她的选区信义区的博爱国小广场封街宴客,筵开50围,摆的是台湾最传统的流水席,即在路边煮,让街头巷尾的邻居通通来吃,“我们特别选台湾传统的方式在路上,让什么人都知道我们结婚。其实以前没有想结婚,或结婚也不一定要摆酒,是两个人的事嘛,而且我们结婚会给双方家人很大压力。我跟太太很清楚知道,我们是使用关系做运动,我们做同性伴侣注记,参加台北市的联合婚礼,在媒体上不断曝光,是想让人知道同志的生命是怎样的。”
尽管二人本来不怎样重视结婚的仪式,但结婚之后,社会和家人看待二人的方式都不一样了。“我们像个实验去证明为什么同志需要结婚。彼此的家人开始当大家是一家人,这两年过年,我都跟她的家人一起出去玩,她姐姐、姐夫,好父母,我和太太订三个房间,很清楚知道是一对一对。结婚前他们不太知道怎样看待这关系,结婚之后清楚了,所以婚姻在社会有其文化意义,很难用其他制度去替代。”
至于那个在结婚当天,跑去打球的CD-ROM爸爸,新年时,在吕欣洁、太太和宠物的网上合照下留言:“幸福的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