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到】最辛苦的拜年 三百年的客家开年习俗
新年喜气洋洋,过百人从西贡孟公屋村远道而来,来到马鞍山的大水坑村。为三百年的救命之恩,二村张成两家异姓兄弟的后人,每年初二,轮流互相拜年。拜年之其余,一众族人借机团聚,烧爆竹,尝茶果,还有特别客家舞麒麟方式,共贺猴年。
轮流拜年有段古︰
二条客家村的拜年传统习俗源自康熙年间,孟公屋村成氏的商人成槟元外出经商遇劫,身首异处,妻子邹氏和儿子国珍唯有投靠大水坑村的丈夫朋友张首兴,答谢张的照料,邹氏以身相许,嫁入张门。张首兴为免朋友绝后,儿子国珍回复成姓。其后,成国珍在西贡创立孟公村,为报答恩惠,盂公村后人每年到大水坑村拜年,后来,转为轮流拜年。
一大清早,孟公屋村从祠堂出发,过百人带着客家人的神兽麒麟和锣鼓浩浩荡荡来到大水坑。两村拜年的仪式是各村派一对麒麟从村口,互拜至祠堂,再入堂内参拜。沿途烧爆竹,满地爆竹留下的红色纸屑,更添新年的气氛。村民拍掌,小孩爬在爸爸的肩膊上,争看麒麟跳舞拜神。
300年的恩情铭记于心,反映在舞麒麟的特别方式。短短从5分钟走入祠堂拜年的路程,在欢呼声中,麒麟要走上半小时。双方的“斗低”,表示二村互相尊敬,无分高下。有时甚至用手肘贴在路上爬,过程太辛苦,短短5分钟便需要换人。有的年纪较大,约50岁的村民不怕辛苦,舞麒麟添旺气。此外,舞麒麟时,还有“麒麟接”的小动作,互碰颈、头,代表相亲相爱。
完成舞麒麟,师傅和村民在祠堂外的空地,分享客家茶果美食,时刻不忘族群身份。借此机会,二村村长互相用客家话引见,闲话家常,分享村内大小事务。一场拜年,令两条相隔二区的村子,走在一起,是村民的“集体回忆”,团结族群。
麒麟雇佣兵
上年和今年拜年都在大水坑村举行,为何不是轮流拜年呢?因为孟公屋村有完备的麒麟队。
西贡孟公屋村的年轻人乐于参与传统仪式,拥有10多人的麒麟队。这队孟公屋村麒麟雇佣兵,为村子打响名堂,常为其他村表演,广结善缘。
舞麒麟是客家人独特文化,入选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麒麟造型特别,头挂碌柚叶、有弯角,出自本港仅余3位制麒麟师傅的巧手。牠们背后写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寄语今年生活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