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岛线】揭开鱼蛋冇鱼味之谜 原来跟香港仔变迁有关?
港铁南港岛线周三正式通车,由金钟伸延至南区,途经海洋公园、黄竹坑、鸭脷洲等地。面朝大海的小岛之南,有著怎样的风光、历史、文化?
香港仔和鸭脷洲两个小社区,隔着一个避风塘,为香港渔业发展担当截然不同、却又互相补足的角色:渔民要修船、铲蚝壳等会到鸭脷洲;但要出海捕鱼的渔民,则多聚居于香港仔,因此香港仔发展出全港最大的鱼类批发市场,也成就了该区最骄傲的香港仔鱼蛋。
世代以渔业为生、又曾上岸经营餐厅的安哥,说起现在的鱼蛋,却形容为“淡茂茂,都唔知咩嚟”,认为鱼蛋已无鱼味,原因是小渔港也因海水污染难以捕获如从前般优质的鱼;有些鱼蛋的原材料已由九棍、门鳝等转为急冻鱼;捏、搓、挤、打鱼肉的过程变成了用机器制造,加上懂得打鱼蛋的香港仔师傅不是退休,就已离世,手打鱼蛋技术已几近失传。
南海受污染 香港仔少有靓鱼捕
来到港岛南区,记者以为必然很容易寻得鱼蛋粉店、鱼蛋师傅的踪迹,结果在鸭脷洲、香港仔一带来来回回,也没甚收获。问安哥可有正宗鱼蛋店推介?他一口回绝:“推介?无乜推介。”但说起鱼蛋,自小在香港仔长大、60多年老街坊的安哥还是一脸自豪。“香港仔除咗鱼蛋,鱼露都好好食㗎。”
他解释,五、六十年代时,香港仔面向的南中国海仍未受污染,那时渔港仍有大量生猛、优质的渔获。加上当时香港的渔船较大,可以驶出南中国海较远的地方,如汕头、香洲等地方打鱼。当时内地人的消费力不高,优质的渔获一般都会带回香港出售。
而在香港各个渔区当中,香港仔又是最多渔船、最集中的一个,是渔区的“龙头大哥”:“𠮶阵未填海,个海好大,渔船出入方便,大部分船都去晒香港仔。”所以香港仔渔民很容易捕获生猛、无污染的优质鱼。“以前啲靓鱼都唔值钱嘅。”安哥说。
后来,内地开始高速发展,内地人富起来,市场大、人也消费得起,优质渔获都不会再特地运到香港出售。加上海水污染日渐严重、南中国海的渔民过度捕鱼等,都令优质渔获减少,鱼蛋师傅要买到好的原材料,有时要等一、两个月,最后干脆退休不干,自九十年代起,手打鱼蛋技术已愈来愈罕见。
原材料用急冻鱼 从此鱼蛋没鱼味
安哥说,家中老一辈的亲人懂得打鱼蛋,母亲更不时会打鱼蛋给家人吃,不想这一项传统技术失传,所以他早年着母亲教他。要打出好鱼蛋,主要是看原材料,鱼蛋的原材料一般是九棍、门鳝打浆而成,也有人会用鲨鱼肉。
但现时市面上很多鱼蛋是用越南等地的急冻鱼,一般用机器打成,“㓥好条鱼放入机,就有鱼蛋出。”自然鱼味大减。弹牙也不一定是好鱼蛋,因为弹牙可以加添人工物料如水杨酸制造出来:“除咗弹,好鱼蛋应该仲有口感、鱼味。”
他记得六十年代的大排档,真的有人拿着铁尺打鱼蛋、牛丸,这种风景现时已不复再。由于鱼蛋师傅长期要捏、搓、挤、打鱼肉,双手长期处理湿润的鱼肉,大多手指缝间都会发红、脱皮受伤。手打鱼蛋过程辛劳,师傅的下一代大多都不愿继承,所以现时的手打鱼蛋师傅大部分已退休,甚至离世,技术或会渐渐失传。安哥说,媳妇曾向他说有兴趣想学打鱼蛋,他日后亦打算将这种手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