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环有睇头】新潮共享工作空间连续进驻 留旧装保存地区特色
近年co-working space(共享工作空间)在香港慢慢兴起,让喜爱灵活性的公司和自由职业者可拥有一个更方便、轻松的工作环境,不同公司和个人之间又有灵感的交汇。这类空间一般有办公室间隔以及长短租办公台可选,方便不同客户的需要。在港铁通车后愈发热闹的西环,近月多了共享工作空间,装修保留原汁原味,又有少少工业风的生猛。价钱由个人办公台日租300-400,至公司客户办公隔间月租8,500不等。这类聚集中上环居多新潮空间,为何选址西环呢?
两个星期前,Garage Collective在西营盘一座住宅大厦的地舖开幕。黄色鲜艳的招牌,巨大的落地玻璃框起前面的干诺道西,高达6米的楼底,一边是小小素食店,另一边陈列本地设计师时装。地下有木制横桌,上层是各式办公台及大大小小隔间。
这个前身为存放咖啡的货仓,被本地共享工作空间公司Garage Society改装成了新潮而又粗犷的新据点。
仓就要有仓的模样
办公空间彷佛从来是中上环、东区、尖沙咀等的名片,Garage Society创办人丛晓日(Elaine)坦言,比起自家公司在中上环两间分店,她更喜爱这里。总投资过千万元,装修亦6百万左右,而设计上最重要的是,不能与社区格格不入。
“这个舖位一见到我就很钟意。香港剩下的传统特色建筑不多,这里还是一个地面的货仓,与传统商业写字楼真的很不同。所以设计上尽量简约、原始又自然,为什么要将一个仓变得不似仓呢?”她说。
怪不得空间内仍有凹凸不平的砖墙,甚至保留了以前货仓的铁闸。即使在二楼,Elaine亦尽量保留高楼底,没将空间㓥细,“不然大家好像在鞋盒里办公。”过去业主留下的木雕招牌,她亦吩咐装修师傅保留,打算修复还原。
与不同商户建立联系
另一个亦由本地人创办的共享工作空间thedesk,在今年中于石塘咀皇后大道西悄悄开业。低调的外墙和小小的门面,乍看让人以为是咖啡馆,走进去才知道别有洞天:一共三层,地下还有后院可供BBQ,最上层是宽阔的以办公室为主的空间,每个隔间都有窗户迎接自然光。
“西环有好多不同元素,有中有西,夜晚亦有很多人过来食饭打卡。钟意co-work的人未必钟意在CBD挤逼,反尔钟意有趣少少的社区。”创办人之一许飚(Thomas)说。这里位置亦近香港大学,许多企业可在此开展项目,方便大学生来实习。
此外,空间内正展出本地艺术家作品,展品几个月换新一批,让他们有更多曝光机会。Thomas又称,过去半年一直尝试与社区融合,装修上保留原租客的砖墙,经营上与周边新老商户建立联系,例如可向外籍客人介绍附近的烧味店,亦欢迎其他舖头的客人来此,同时在Facebook介绍西环的动向。
在改变中捍卫原来的特质
Thomas指出,如今全港大约有60个共享工作空间,合共约6万平方米,相比起现有的写字楼空间,仍是尚待挖掘的巨大市场。thedesk的客人大部分从事创意及科技产业,不喜欢太沈闷的工作环境,希望在有趣的旧区让创意大爆发。
Elaine也说,选址西营盘势必将参与此区慢慢士绅化的改变,但她希望带来正面的影响。“我们作为营运商可以做的就是,如何在参与改变的同时,亦可捍卫到一些原来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