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新村・三】一周一民主规划课

撰文: 陈颖然 李慧筠
出版:更新:

高铁严重超支,港铁股东会周一通过高铁开支封顶,政府宣布绕过工务小组委员会,直上周五财委会审议追加拨款。6年过去,有人毋忘初衷,为的不是什么,只是安稳的家与尊严。高铁工程逼迁下的菜园村村民,乃是最为人熟知的牺牲者。这班高铁暴力下的遗民,开始辗转漫长的过程,创造香港前所未有的非原居民集体搬村创举。看看一次疲累又难得的社区民主实验,找寻绿色社区与公共生活。(系列四之三)

小组讨论、投票、折衷与尊重

一砖一瓦,都是自己自资、落手做,每一个决定,都可以追溯某个下午村民大会的讨论和投票。

整个设计过程,村民一直参与其中,南边临时屋之间有一小处公共用地,他们多年来在该地开村民大会,一星期一次。买哪一块地、选哪一个承建商,都由村民投票决定,这一类重要且涉多金额的投票,必须由全数村民一致通过。亦有些事项,例如投出承建商的程序是否使用排除法,则须得票三分二才可通过。投票前会以小组讨论形式,先解决重大分歧,如分配各人土地,就先排除跟随旧村位置分配村头村尾位置,以免不公平。

村民多年来在南边公共用地开会、投票,假日,这里摇身变作音乐会、放映会场地。(黄宝莹摄)

透过投票,村民决议田与屋地的比例,需要考虑复耕计划中部分土地必须耕作的规定,但同时村民不想居住空间太小,最后订出四比六的田屋比例。此外,还要商讨田地的位置,有人提出每户田分散,亦有想过把耕地集中南区,住屋集中北区。又例如,赔偿金并不足以买地建屋,故此选择建村承建商时,有村民会以相宜价钱为先,但亦有村民以质素为先。

在投票中不被满足的三分一又怎办?陈秉凤说,村民会讨论折衷方法。有村民不同意车不入村的决定,便在村口设置停车场供村民泊车。陈续说,商讨和决策不敢说照顾到所有人的需要,但“每一户村民都投入一百数十万,是真金白银的血汗钱。过程要尊重大家的决定,因为一齐行,先有得行。”

建筑师:“像看医生一样。”

每家每户的房子从外墙到间隔亦略有不同,47个独一无二的设计,也是从村民与建筑师的多番讨论中诞生。(黄永俊摄)

每个家庭不同的组成,对居所自然亦有不同的需求。新村的整体规划有建筑师团队的协助,而每家每户的房子从外墙到间隔亦略有不同,47个独一无二的设计,也是从村民与建筑师的多番讨论中诞生。

村民按地区分批,例如北村居民约定一天到建筑师的工作室,逐户轮流讨论房子细节,一户大概用20分钟。王维仁笑言,“好像看医生一样。”居民与他交谈后,会继续留下来听别户的设计及提供意见。“有的要把房间放在二楼,有的要两个房间……有时候吃过午饭,又会改变主意。”与居民持续每星期讨论一次,这样的过程维持逾半年,虽然费时,却是真正让居民参与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