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回顾|两个月内六宗夺命山难 消防攀山拯救事故较去年倍升
新冠疫情反复,热爱旅游的港人无处可去,唯有转战香港各处山头,在远足人数攀升的同时,不少经验尚浅的行山人士往往低估山径难度,也高估自身能力,最终令自己身犯险境。香港01向消防处查询2020年度攀山拯救数字,截止11月初步有492宗,较去年大增2.3倍,而单单在今年11月亦至少有3宗夺命山难,翻查新闻资料,本月亦有3宗夺命远足意外,情况令人担忧。消防处建议远足人士登记“GPS远足留踪”服务,一旦迷路或遇险,可以提高救援效率。
根据消防处数字,2019年全年仅有215宗攀山拯救事故;而2020年(截止11月初步数字)的攀山拯救事故共有492宗,大增近2.3倍。而因行山意外而死亡的人数,则分别为13人及12人。
新冠疫情持续肆虐,以往行街、睇戏、食饭等例牌假日活动,都因应政府各种防疫禁令而有所限制,普罗大众遂转战郊野,贪其远离繁嚣,减低感染风险。岂料疫情掀起行山热,令香港各处山头挤得水泄不通,芒草热点大东山、露营圣地塔门之类的热门郊游地点,分分钟“旺过旺角”,登高避疫的如意算盘恐怕打不响。
攀山拯救事故数字今年2月起暴增
消防处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攀山拯救事故数字环比在11至23宗徘徊,直到今年2月数字暴增至40宗,此后持续居高不下,直至今年11月,单月事故更升至63宗,死亡人数达3人,而今年11月的事故宗数更属初步数字,有机会再度调升。
翻查新闻资料,单单在今年12月已有三宗夺命远足意外。12月20日,49岁童军团长在北潭涌鲫鱼湖附近行山时突然失去知觉,其16岁儿子见状即时为父亲施心肺复苏法,惜送院后证实不治;12月17日,一名行山男子倒卧荃湾三叠潭山路上,附近东觉禅林义工发现报警求助,最终抢救无效过身;12月6日,一名56岁男子在蒲台岛南角咀近灯塔位置陷入昏迷,飞行服务队出动救起事主,并送往东区医院抢救,惟回天乏术。
登记远足留踪以防不测
有见远足意外有上升的趋势,消防处早前在Facebook发帖建议远足人士登记“GPS远足留踪”服务,一旦遇上意外,救援人员就能透过系统内的定位资料,协助搜救有需要人士。
渔农自然护理署的“郊野乐行”或保安局应用程式“保安一站通”程式中,设有“GPS远足留踪”服务,用户只要启动服务并登记流动电话号码,程式就会在随后的24小时内,每隔5分钟把用家的位置传送到伺服器;假如手机未能接收讯号,则会将GPS定位纪录储存于手机,当进入讯号覆盖区,程式就会立刻上载自身位置到伺服器。一旦市民迷途或遇险,资料将有助救援队伍加快救援工作。若无搜索要求,记录将于七天后自动删除。
渔农自然护理署“郊野乐行”App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