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保育? 专家:不为保育而保育 要为社区提供具体好处

撰文: 陈颖然
出版:更新:

大坑一栋三级历史建筑因租用者易手,外墙被漆上粉红色,引起广泛争议。保育是否必须“原汁原味”?历史建筑是否难以逃过损坏、拆卸、重建的命运?保育是否意味著让城市发展原地踏步?

保育不必原汁原味 令文物成为有用的资源

大坑第二巷四号属三级历史建筑的战前唐楼,因新租户在外墙漆上粉红色而惹争议。其实过去亦有不少历史建筑,因改作新用途或新装潢,引起市民讨论,例如中区警署建筑群(即“大馆”)、湾仔蓝屋等。保育,是否代表原原本本地还原昔日面貌?

大坑第二巷四号因外墙的粉红新装,引起市民讨论。(陈颖然摄)

原来保育不代表必须保持原有模样,这种观念更可能是香港法例落后之过。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建立一套永久制度,以便集体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文物保护课程学部主任李浩然形容那是一个很狭窄的起点,谈及的只是涉及社会权贵、精英的宏伟建筑,例如寺庙、皇宫、大法院等,以及考古遗迹。1976年,香港开始实施《古物及古迹条例》(香港法例第53条),以确保香港最具价值的文物古迹得到保护。“当时跟得很贴,算是很先进;但现在一直没有修改,便变得很落后,导致部分市民误以为保育一定是博物馆形式,要保留原汁原味。”

李浩然续说,现时世界各地所讲的保育,除了只有宏伟的古迹,还有具有实用性的建筑物,如唐楼、警署、监狱等。“建筑文物保育的最终目标不是保育建筑物,这样好短视、好短视;最终目标及长远目标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达到更好的环境、社会及经济。”他以雷生春作为例子。雷生春为深水埗一栋战前唐楼,属一级历史建筑,后由浸会大学活化成中医药保健服务中心,大致保留原有面貌,尽量使用原有地砖和物料,但安装玻璃窗隔音,安装升降机,楼梯等公共设施。但李浩然指,因为作出适当改动,雷生春才得以活化,回应老化社区的实际需要,为社区带来好处;并带动附近一带相关行业的生意,自然生成一条“中药街”。李浩然说:“保育永远不是为保育而保育,而是为了未来,为社区提供具体好处,令文物成为可以再用的城市资源。”

保育可与发展并存 香港缺乏多元化

2015年,位于湾仔轩尼诗道属三级历史建筑的同德押,因业主计划重建而清拆。近日,湾仔史钊域道又有一栋唐楼怀疑被收购。城市的发展,是否容不下旧建筑?

李浩然认为文物保育其实可以与发展并存,不过现时香港的发展缺乏多元化,只有大地产商的大型重建。豪宅和商场进驻,亦令周边地方租金暴升,迫使原居民迁出,使社区经济及地区网络瓦解,甚至导致贫富悬殊加剧。“以前你可以到楼下买文具、吃廉价美食;但现在要花时间、花交通费到更远的地方,才可以买到同样价钱的东西,要不便在原区挨贵货。这样不是迫人越来越穷吗?”

寺庙和祠堂等建筑为最早期保育所关注的范畴之一。(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大型重建将归属感减到最少 “谈国教都没有用”

李浩然指出保育不只关注建筑本身,还有整体环境配合,让人了解地方文化和历史发展,看到历史的连贯性;而大地产商的重建“每次都重头来过,越做越大,并没有考虑到历史连贯性及社区需要多元化的建筑。”他认为通过政策,例如限制建筑高度、不可以整合地皮等,可以限制大地产商的大型重建,鼓励小型地产商参与旧社区发展,“由小型地产商逐栋翻新,规模较小,不会在短时间内租金暴升,不只是保育建筑物,亦保留社区的风貌。”

“市区重建,全部都是大地产商搞到乌烟瘴气,个个都嘈、无人赞。因为你在破坏整个社区,而且把人对一个城市的归属感减到最少。”李浩然续道,人在一个社区稳定地居住,才会对社区产生归属感,进而对一个城市,甚或国家。“你令人经常流离失所,发展、重建便赶走人,他们会觉得你不关心他们,谈甚么归属感呢?说甚么国民教育都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