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环保更换电动车 个人充电设备是否必须?
购买电动车的其中一大阻力是充电问题,个别车主如要安装配套,须先通过车位业主、立案法团和管理公司三大关,亦要付上数以万计的安装费用和经多个部门审批 —— 在香港拥有电动车真的那么艰难吗?
政府数据显示,香港现时有逾四千辆电动车,近年施政报告亦提倡普及使用电动车,以改善市区空气质素。不少车主都在犹豫是否转开电动车,背后考虑其实是“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因须先解决充电配套问题,不想单靠街外停车场的公用设施。
装充电器要过三关
港人大都居于大厦式住宅,停车场亦多为租用,如要安装自己的充电配套,由于涉及公共空间使用,必先通过三关:说服车位业主,再过立案法团,还要向管理公司申请,这最少需时两、三个月。即使成功闯关,还需付上数以万计的安装费,并获政府部门审批,才可安心购买电动车。
如屋苑的业主众多,安装充电器须通过的关卡便更多,曾有车主提出申请后,被立案法团的苛刻条件吓退,例如“安装后须公开让其他业户使用”或因充电器“占用”了停车场的墙壁,因此须缴交额外租金等。
日前大埔一个私人屋苑与管理公司及第三方机构合作,为旗下逾五百个车位铺设电网,可按车主需要安装电动车充电设备,并以月费形式提供充电、保养及保险等服务。收费类似家用宽频和手机上网计划,由该机构负责与各方商讨,并承担建立设施的前期成本,为有意更换电动车的车主来说,省却申请安装的繁复手续。
以往车主如要自行申请安装充电器,除要过五关斩六将外,技术上亦有难度,要由所住单位的电表拉线到车位充电器,安装费视乎拉线距离而定,动辄数万元。这个屋苑推出的计划,安装费用下调至$5,000,另加$4,500按金,远比个人申请的成本为低。
速度用量小心选择
新服务令不少驾驶者都蠢蠢欲动想换电动车,其中一个诱因是可大大节省驾车开支。不妨与传统汽油车相比,如购买最基本的$980月费计费,每日驾车往返大埔和中环,金额还不及每月汽油开支的四份一。不过要留意,20A的充电速度较慢,例如一辆Tesla Model S 85D要由零充到满电,需要时间超过20小时,因此50小时的用量只够每月充两次;但如上班的地点有充电设施作补给,而你又不会每每用到“零电量”才充电,20A / 50小时的用量也勉强足够。
当然,如用32A单相电流(即中速充电)配无限小时的计划,用起来便较轻松,毋须“就住用”。这计划的收费为$1,780,与性能相若(3.0公升V6)的汽油房车的每月油费相比,也只是约三分一,节省起来的金钱,于2、3个月内便可抵销$5,000的安装费。
不过,亦有电动车驾驶者向我们表示,车子的电池储电量很高,每星期只要到公共快速充电器补给一次,已足够应付日常所需,方便之余亦不用额外缴费,暂时没打算安装个人充电设施。
其实悭钱还是其次,电动车的重点是零排放,如能普及的确可有效改善空气质素。至于免费公共充电,相信亦只属临时性质,虽然中电称今年内亦不会收费,但当电动车进一步普及,长远来说始终需要安装个人充电设备。现时这类“全包”式服务只在私人屋苑推行,市场上的服务供应商亦不多,相信日后有更多竞争者出现,收费会有下调空间,而覆盖范围会进一步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