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洲古迹变废墟被涂鸦 2将清拆建豪宅
坪洲近年因电影《王家欣》取景而渐渐为人熟悉,大家都为岛上随处可见的古建筑而惊奇。坪洲虽小,却有7个二级及三级历史建筑,还有不获评级的坪洲戏院,这些都是坪洲甚至香港的历史印记。然而当中有的沦为废墟,有的遭涂鸦、铺上草皮,有的残缺不全,更将被发展商清拆发展成豪宅。现时虽有古迹评级机制,却无任何法例及措施保障历史建筑不被破坏。
1. 大中国火柴厂
昔日坪洲是工业重镇,其中建于1939年的大中国火柴厂,是岛上最大规模的工厂,更有石碑为界。火柴厂高峰期聘有700多名员工,有18个部门,火柴成品远销东南亚,并设有23个货仓。
火柴厂遗址于2010年被定为三级历史建筑,但四周用以划界的石碑并无评级,多年来渐随各地建屋而消失,现只余21号界石仍在东湾烧烤场附近。而工厂遗迹亦仅余不足10米乘10米,被铁丝网围着,杂草丛生,闸前堆满垃圾,要绕过旁边公屋的栏杆,侧面窥看,方可看到残破的石墙。
该地在20多年前由全国政协委员、创律集团主席徐增平买入,2002年被划为住宅用途,2014年集团向城规会申请放宽该地的发展密度,最后遭否决。否决原因包括新建楼宇影响通风、排污系统未明、有机会加重渡轮负荷等。虽放宽限制的申请遭否决,但发展商仍可在原有23.23万方呎总楼面面积、8层高的限制中建楼。
古迹办在2012年曾与业主开会研究发展连保育方案,并实地考察,提出保育建议,惟遭业主拒绝。而在现行条例下,并无任何措施保障古迹不被破坏。
2. 志仁学校
位于岛中心的志仁学校成立于1935年,是坪洲首所学校,且建成年期较全港大部份村校更早,又设夜校为火柴厂员工提供教育。战后婴儿潮出现,因而1950年代校方在原校舍北面兴建新教学楼。全盛时期学校有3、400名学生,至2006年因收生率低遭“杀校”。2010年学校被评为二级历史建筑物,校舍至今保存良好,在一年一度的传统文化活动祃行乡当中,更是巡游队伍的休息站。
然而在2013年,志仁学校北部属官地部分,被政府改划为“住宅( 丙类)”用地,其时古迹办指评级仅限南面校舍,但发起反对运动的徐小姐指古迹办文件并无细分评级所指的是哪一座校舍。而且,文件写着“战后由于学校收生率不断增加,遂兴建多幢新建筑物,学生人数盛极一时”,疑评级本包括整个校舍。最后地皮仍被改划,2014年由雅居乐副主席陈卓贤长子陈思铭投得,拟建低密度住宅。
3. 牛皮厂
牛皮厂建于1930年代,为生牛皮加工,所用物料包括灰窑厂的石灰。遗迹属私人土地,虽逃过政府变卖土地之劫,但早年已破损,今年更被喷上涂鸦“Secret Garden”,地面铺上草皮,周边围上木栏栅,墙与墙之间的洞更被搭上一道小木桥,有数只猫在其中活动,疑为业主所饲养。
4. 胜利合记石灰窑厂
坪洲因位处珠三角和南中国海咸淡水交界,海洋生态丰富,有大量蚝壳、蚬壳、珊瑚,烧成灰后可作建筑材料、肥料、补船物料等。全盛时期坪洲岛上有11间灰窑厂,位于坪洲南湾的胜利合记石灰窑厂是其中一间。现时灰窑厂除窗框破损、无人维修外,情况大致良好。惟厂外土地现成为沙仓,堆有两座巨型沙山,还有机器停泊,未知日后灰窑厂会否落入同一命运。
5. 永安街石屋
永安街石屋以花岗岩砌成,估计在1936年前建成,至今已有至少80年历史,其时不少居民在此租住,包括火柴厂工人。现时石屋大致完整,惟屋外长期堆放杂物如手推车,石屋顶部铁丝网更贴有地产代理广告,在古朴建筑上略显突兀。
6. 山顶村义祠
建于1870年代的义祠,为居民自己筹建,是无亲故的病人的终途宿舍,其时亦让末期病者和照顾者一同居住。早年义祠前方土地加建建筑物,已挡住了古迹的外貌。
7. 天后宫
天后宫是志仁学校以外另一个二级历史建筑,建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庙内放有具数百年历史的鲸鱼骨,庙外设有立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的“奉禁封船碑”石碑,显示其时禁止官府强征民船对抗海盗的历史。天后宫保存完整,惟石碑上的字已不太清晰。
8. 坪洲戏院
坪洲戏院现非历史建筑,戏院建于1978年,曾为居民带来9年娱乐,显示该段时期坪洲的繁华,是坪洲历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今年4月戏院终获古迹办审视,最终却被建议毋须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