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议员比例影响决策 女性议题难入议程

撰文: 卢瑛婷
出版:更新:

星期三,新一届立法会召开首次大会,议员逐一宣誓。在本届立法会选举脱颖而出的70名议员之中,男性议员有58位,女性有12位,女性议员总数占整体议员总数不足两成。在美国,有感于第114届国会之中,男性议员占议员总数之80%,女性议员占比很少,不仅在决策上处于劣势,更难为女性群体发声,一位曾被美国《人物》杂志称为“最性感教师”的老师于是在高中课堂上 ,开展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社会实验,告诉学生性别平等的重要性。

议会中,女性议员占比过少,会对女性相关议题的决策有影响。(钟伟德摄)
新晋立法会议员刘小丽认为选民仍然有着性别框架,对女性参选人也会多关注在年纪、衣著打扮等等之上。(李孙彤摄)

近年,香港政坛女性的参与度和曝光率愈发强劲,甚至成为某些政党的领袖。在刚刚结束的立法会选举中,九龙西选区全女班当选,但综观旧年的区议会选举以及今年的立法会选举,女性民选议员在总体民选议员中所占百分比均不超过20%,意味着每5个民选议员中,少于一位为女性。

在九龙西当选的新晋立法会议员刘小丽认为,在香港性别定义仍然很强,而选民亦有着性别框架。选民固然欢迎女性参选,但是对于女性的印象仍常常停留在“柔弱”层面,因此认为女性走出来参选是“勇敢”。而且,女性参选人也难免受到关于年纪、外表、衣着品味等评价,相对之下,选民对男性参选人没那么苛刻,亦会将目光放在政纲和业绩之上。

“社会上还存在一种角力,一方面传媒和市民欣赏女性的行动力和能力,另一方面又常常将焦点放在女性的外观之上,例如‘花瓶’的称呼亦只针对女性。”刘小丽补充:“社会转变过程是动态,需要不断打破旧有观念。”

新泽西州Union High School的历史老师Nicholas Ferroni希望通过自己的课堂实验告诉更多的人们,国会并没有公平地代表美国的每一个群体,特别是女性群体。(Getty Images)

性别比例不公  决策时天平失衡

在议会内,决策者之间的性别比例差异,亦会导致在一些妇女相关议题上出现异性主导的局面,女性群体的利益诉求备受忽视。

Nicholas Ferroni是一位在美国新泽西州Union High School教书的历史老师,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倡议者。在某天课堂上,他组织学生试验一个投票活动,讨论校园内性别政策。当时教室内,女同学占了80%,男同学占20%,正正与美国国会内男女议员比例相反。

​需要投票的议题,包括女同学在校园内交易时,如活动门票、参加舞会等,可以获得21%的折扣;只允许男同学使用教学楼第二层​的储物柜,防止任何针对女同学的性骚扰等等。在Ferroni宣读这些议题时,女同学纷纷鼓掌,寥寥无几的男同学则面面相觑。

投票开始,不必说,几乎所有的女同学都支持这些“新政策”,而当一个又一个决策被大比数通过时,男同学们开始察觉不妥,于是高声反抗。

一位男同学愤怒地说道:“你不能就这样通过了,课室里80%都是女生,这只不过是少数服从多数……这里将变成一个男同学的监狱。”

这正正是Ferroni所期待的反应。

投票结束,Ferroni向同学们揭露实验“真相”,告诉大家这正是国会内常常上演性别不平等的情况。在网站Mic对Ferroni的访问中,Ferroni认为实验结果太令人震撼,男同学们很快就对这个女同学占绝大多数的模拟议会表示强烈不满,亦很快明白了国会内实则相反的情形。他亦希望人们更加意识到国会并没有公平地代表美国的每一个群体,特别是女性群体。

新妇女协进会外务副主席碧桦依指出在现时香港,女性议题仍然很难得以进入议会讨论,议员对议题的了解度亦不足。(由受访者提供)

女性议题缺乏了解及关注

在香港,新妇女协进会外务副主席碧桦依指出,女性相关议题是否能得到公平决策,还取决于这些议题,如性别预算,是否能够真正进入议会议程而得到讨论和关注。“有时候女性不一定会支持一些妇女议题,有时候男性议员反而会更关注这些讨论。只是,多数时候连议员本身都不了解这些议题。”

她提到在今年立法会选举中,只有少数参选人的政纲提及妇女权益。一些女性参选人固然对于这些议题敏感度更高,但亦见男性参选人在政纲中关注这些议题。同时,在女性参选人居少数的情况下,社会对于女性参选人的信任度亦值得关注,“一男一女候选,选民会投给谁?另一方面,女性参选人本身就少,于是选择就少,因此这不仅仅是整个社会大环境如何看待女性参政的问题,亦要看那个政党本身是否有这样的意识,愿意推有能力的女性参选。”

部分资料来源:Mic (mi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