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性暴力】 社交隔离 性暴力受害者被迫与施暴者长期共处

撰文: 曾雪雯
出版:更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持续数月,香港学校停课、大人在家工作,社会服务停止,人人社交生活受限。街上不再摩肩接踵或是好事,有人留家抗疫更可培养出不同手艺,但活动空间收窄,令更多社会问题慢慢浮现。有性暴力受害者被迫与施暴者长期共处,可怕经历不断在脑海中徘徊;疫情下在家工作,令本身不和的夫妻磨擦更多,最终妻子需带同子女入住和谐之家;有病汉因无法覆诊,压力下打伤同住的八旬父母;有社工指停课多时,亦会令不少潜在虐儿个案未被揭发。这些人都无法视家为一个安全地方,《香港01》将一连两日,探讨四个疫情下未被发现的家暴现象。

疫情下风雨兰求助数据上升3成,但社工伍颕琳指,不少求助个案是在社交隔离下,受害人闪回陈年创伤,顿入情绪黑洞。(欧嘉乐摄)

当留家抗疫成为日常,性暴力受害人在“安乐窝”里却可能饱受煎熬。关注妇女性暴力协会性暴力危机中心“风雨兰”热线,自疫情爆发后接到的求助数字增加三成,中心主任、注册社工伍颕琳指,大部分求助个案的事发日子并非集中在2、3月,更多是因为社交隔离与日常服务停摆下,昔日创伤沿思绪空隙突袭,把受害人拉进情绪黑洞,“有人打嚟话,你无办法唔去处理,因为冇得将啲嘢放埋一边”。

伍颕琳表示,求助个案中有受害人被迫与昔日施暴者“困兽斗”,勾起久违的恐惧;有人生活不再忙碌,儿时创伤在独处时flashback(闪回)占据思绪;甚至有受害人的官司因法院停摆而延期,本以为可了断的心结,却又被迫悬而未决,“情绪唔系我哋社会成日会讲嘅部分,经常会被忽略,但其实好重要”。中心曾接获性暴力受害人求助,谈的是远在20多年前发生的事件。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近4个月,“家”被视为最安全的处所。(资料图片/李泽彤摄)
“我哋成日话屋企安全呀,唔好周围走,但对佢哋嚟讲,屋企就唔系安全嘅地方。”
社工伍颕琳

“屋企唔系安全嘅地方”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近4个月,“家”被视为最安全的处所,但对性暴力受害者而言却未必适用。社工伍颕琳解释:“我哋成日话屋企安全呀,唔好周围走,但对佢哋嚟讲,屋企就唔系安全嘅地方。”因有些受害人是在家中被性侵,而施暴者就是其家人,受害人因疫情而增加留家时间,姑勿论是否有再发生新的侵犯事件,只要与施暴者长时间共对,已大大增加受害人的心理压力与忧心,“平时可能返屋企就入房,𠵱家全日都会对住,佢会好担心同trigger(触发)好多情绪”。

伍颕琳表示,如性暴力事件发生在童年,长时间共处亦可能令受害人闪回事发画面;若施暴者行为持续至今,即使有其他家人在家,受害人仍会忧虑悲剧会否重临。当人人都“家”是抗疫的避难所,但对部分性暴力受害人而言,“家”却是个可怕的囚牢。

性骚扰投诉及官司的进展亦因疫情而延误。(资料图片)

法院停摆 官司延期添压力

性暴力受害人除了要面对情绪突袭外,性骚扰投诉及官司的进展亦因疫情而延误。有些官司原本已排期上庭,却因法院停摆而延迟,伍颕琳指,由事发、求助、报案、调查至上庭需时经年,害人原以为心结快将了断,一切却又被迫暂缓,对他们而言会有未完的心理压力。亦有女士遭同事职场性骚扰,于疫情前已向公司投诉,惟现时调查暂缓,事主更担心市道转差,公司会否藉疫情令投诉不了了之,甚至借机把她辞退。

疫情除令性暴力受害人情绪波动,更会影响她们的疗愈之路。性暴力危机中心风雨兰在疫情下仍维持正常的辅导服务,但有受害人却因应疫情而害怕出门,辅导员只能透过电话辅导求助者。不过,伍颕琳坦言,社工难以透过电话作出in-depth counselling(深入辅导),尤其性暴力受害人正谈及最私密的创伤。即使视像会议能实时看到双方容貌,但距离仍会阻碍沟通,“有时倾到好伤痛嘅部分,我个人就喺你身边,同你坐喺屋企对住个mon,𠮶种感觉好唔同”。

伍颕琳指,疫情下除热线求助外,电邮求助数字亦有明显增长。(欧嘉乐摄)

社工只好调节与求助人的辅导内容,例如减少于电话及视像会议触及性暴力发生的事,改为分享情绪教育及运作。伍颕琳指,“情绪唔系我哋社会成日会讲嘅部分,经常被忽略,但其实好重要”,她鼓励求助人多抒发情绪,而非压抑。

风雨兰热线:2375 5322
电邮支援: safechat@rainlily.org.hk
风雨兰热线由辅导员及受训的女性义工接听,为性暴力受害人及其支援者提供协助
热线运作时间 | 星期一至五:上午9时至晚上10时/星期六:上午9时至下午1时 (公众假期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