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贵过名画】豪花80万重漆10幅甩色壁画 民政:集体回忆
蓝田和秀茂坪一带,依山而建,当年发展时开辟了一条又一条的山路;而一圈圈因高度差距而形成的斜坡护土墙,部分画有壁画,以“美化环境”。这些壁画均有约廿年历史,设计及标语带有“怀旧”气息,剥落的画面亦可见岁月痕迹。观塘区议会刚通过了以80万元预算重漆区内10 幅壁画,即是平均每幅以$8万公帑修葺,老街坊认为有必要保留。民政署回复,10幅壁画已是社区的集体回忆,2010年已用60万元搞壁画设计比赛,即是6年内总共用了140万元。
本年7月,观塘区议会通过了15项地区小型工程新建议项目,其中一项包括重漆区内10幅壁画,预算拨款80万元。
据民政署纪录,部分壁画早于1983年前设置。10幅壁画分别位于安田街(1幅)、秀明道(1组3幅)、顺利邨道(1组3幅)及振华道(1组3幅)。这10幅壁画有大有小,面积也不一样,小的约1.5米乘2米,大的约5米乘10米。大部分主题均与卫生及清洁有关,如安田街的壁画绘有山水及建筑物,写上“绿化蓝田环境,齐心建造美景”。
翻新1幅壁画 平均要花8万
观塘区地区设施管理委员会主席谭肇卓区议员表示,“重漆”将保留原有设计,只是重新上色。他认为平均每幅壁画用8万元翻新的预算合理,“因为该笔款项还包括了除藤、清洁、持续保养等工夫的费用。”
区议员黄子健的选区内有一幅位于振华道的壁画,他同样指翻新决定合理,“因为这些壁画大都甩色了,很丑,又印上‘观塘区议会’字样,区议会不能不闻不问。”他指当初也有想过将之完全移除,但有街坊念旧反对。另一方案则是重新设计换上另一幅新壁画,但完全去渍重盖在技术上有难度,“这不是一个恒常性的拨款,可以接受,而且只是预算,不一定会用光的。”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自由壁画绘画师表示,重漆大壁画每幅约需2至4万元、小壁画每幅约需3至6千元,而收费需视乎用上甚么物料、包不包括材料费而浮动。
民政:已成社区集体回忆
民政署回应指,壁画可美化环境、有助传递清洁卫生意识。另外不少居民都认为壁画存在多年,已成为社区集体回忆,应重漆保存。今年中,观塘区议会就此事咨询相关观塘分区委员会,并获确认支持保存壁画,于是通过地区小型工程计划拨款80万元重漆。有关费用包括搭建棚架、清理及修剪攀附蔓生的植物。
署方并透露,2010年观塘区议会已为翻新这10幅壁画拨款60万元,举行壁画设计比赛, 即是5年内为这批壁画共用了140万元。
不少居民都认为各壁画存在多年,已成为社区集体回忆。
老街坊:再不保留就来不及
麦富宁伯伯在秀茂坪住了40多年,做了区议员21年,去年才刚退休。他可谓区内掌故王,知道壁画的由来,“只说秀明道那幅,早于90年代初绘上,为了美化环境及宣传环保。当时是另一个设计,标语好像是‘团结、和谐、社区’。”但至90年代末已日久失修,严重甩色,遂换上学生绘画比赛的胜出作品,“其实至千禧年代,附近的树及藤缠上斜坡,遮盖住壁画不少部份。2009及2011年新屋邨入伙时清理斜坡,它们才重见天日。”
他同意壁画是“集体回忆”,应该保留,“壁画位于秀茂坪邨入口,是入村必经之路。而且对正一间小学,对小学生起到教育意义。现在已甩色甩得如此严重,再不保留就来不及。”
青年街坊:壁画过时,没有实际功用
但一名普通街坊就反对耗资保留壁画。CK今年25岁,在秀茂坪邨住了13年。他认为壁画没有起到教育及宣传卫生作用,形同虚设,效果不大,毋须保留。“秀茂坪区的卫生完全没有改善过。我每次行楼梯往邨内停车场时,都会嗅到尿臭味,可见有人随处便溺,已经很多年了。”他又认为设计及标语过时,“如果真要说集体回忆,我宁愿重新设计,绘上秀茂坪邨重建前的模样,让年轻人认识自己所住社区的历史。”
如果真要说集体回忆,我宁愿绘上秀茂坪邨重建前的模样,让年轻人认识自己所住社区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