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牛被逼迁】梅窝居民倡迁牛上山 动保人士:应该正视发展问题

撰文: 黄妍萍
出版:更新:

大屿山有牛人人皆知,但会否有一日大屿山居民跟屯门居民一样,被笑问:“那里是不是有牛?”“守护大屿联盟”指,于8月尾收到消息,因应大屿山发展,有人施压搬牛,欲将牛搬到大鸦洲(南索罟岛)。日前联盟成员之一的“大屿山爱护水牛协会”获渔护署邀请出席闭门会议,与义工和居民商讨有关事宜。会上渔护署否决了搬牛到岛上的建议,但有居民提议将牛搬至黄公田。

牛只在大屿山居住多年,近年因发展而面临逼迁危机。(梁鹏威摄)

近年大屿山牛群屡受搬迁之苦,2013年渔护署将29只西贡牛和21只大屿山牛对调,目的是令牠们不能像往常般循熟悉的路走到市区,调迁却令部份牛变瘦、生病,甚至有牛失踪。2015年,又有把牛搬上山的建议。

7月尝试迁移 牛只自残反抗

今年7月,渔护署试图把两只牛移到位处山上的黄公田,搬牛情况由协助试验的梅窝居民Simon Cheung上载至Facebook专页“梅窝牛牛都哪里去了?”,专页贴文指被迁移的牛赖在地上不肯起来,更弄伤自己,两日后牛只已自行返回原居地。

9月13日渔护署就搬牛事宜召开闭门会议,大屿山爱护水牛协会的何来指,署方已排除了大鸦洲迁牛方案,然而Simon Cheung提出迁牛至黄公田,“近年市区发展,对牛有危险。”他又指牛本身住在山上,近年新屋在牛的必经之路附近建成,人们驱赶牛只,导致牛无法回去。

“你见到牛就会明白,牠教懂了我很多东西。”透过观察牛只,何来认识到更多生态知识,进而做研究,2014年向联合国申述大屿山牛群的生态地位,牛群及其生态终获列入联合国“人文价地景(景观)遗产”。(梁鹏威摄)

动保人士:应该处理发展问题而非牛只

迁牛上山的争议早从去年开始,Simon Cheung认为将牛迁至远离民居的地方,人牛冲突便会减少。然而非牟利兽医服务协会执行主席麦志豪曾在《香港独立媒体》撰文,指山地面积甚大,难以追踪、照顾牛只,牛又会因调迁而受惊、失散,闯进民居,且山上有农田,牛践踏作物也会造成人牛冲突。

何来认为,“其实是大家都不敢或不想处理发展带来的伤害,常在想‘发展来了,我们走吧’。”她说现时整个梅窝都是地盘,全拉上有刺铁丝、放上卡板,认为大家应处理发展带来的问题,而非把居住在这里的牛迁走。她又指,牛就像因为发展而被逼迁的人,“牛更加弱势,不懂示威,被人弄来弄去。”

何来指大屿山的牛不是流浪牛,牠们在栖息地居住,就等于人类住在自己的屋里。(梁鹏威摄)

不是“流浪牛”是“社区牛”

何来说大屿山牛是“社区牛”——“牠们是在这里长大的,七十年代梅窝有二百多只牛,现在这些是后代,本来就在村里住。”她说:“牠们自己定了村界,每天懂得去哪里探谁,不是渔护署所说的流浪牛,而是住在栖息地,有居住的范围,在那里起居饮食,如同我们在自己的屋里活动。”

大屿山爱护水牛协会在2013年提议设置开放式牛棚,牛棚只在特定路线和地段设置,为牛提供休息空间,减少牛群在公众地方聚集,并方便人们照顾牛只。年来协会觅地申请建牛棚,却被渔护署以“没政策支持”拒绝。会上何来再提此建议,她指很多居民都说:“原来做了这么多东西,政府为何不支持?”Simon Cheung却认为:“原居民没一个会同意用块地建牛棚,即使那块地不是自己的。”

迁牛除了影响牛只生活,或许也会带来环境的改变。何来说:“把牛搬走后,牠们所有的栖息地(弃耕地)就会被勾来改划发展,人口再升就要取消(车道)禁区。”在发展之下,牛、环境和人都将面对挑战。

每到夏天,牛都会到海滩避暑。(梁鹏威摄)